第三十二章 裴行俭流氓耍都支 特洛伊奇谋砍突厥(第2/3页)

目送(注意这俩字)波斯王子走后,他看着站在一旁的王方翼,信任地说:“安西碎叶城的营造任务,就交给你了!”

【我们一起反叛吧】

裴行俭回朝了,但突厥与吐蕃的动乱还没停止。

十月,单于大都护府阿史德温傅、阿史那奉职二部响应吐蕃号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规模反叛。他们胡乱立了个名叫阿史那泥熟匐的人当可汗,领导二十四州酋长,号称数十万进行造反。鸿胪卿萧嗣业(时任单于大都护府长史)、右领军卫将军花大智、右千牛卫将军李景嘉挥师征讨。

萧嗣业的战斗力在唐朝大将中数一数二,连战连捷后,唐军开始了休整。那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萧嗣业见雪很大,也就放松了警惕。数十万突厥大军趁着雪夜突袭唐营,萧嗣业被杀得狼狈逃窜。

副将花大智、李景嘉领步兵,随战随走,最后才算顺利抵达了都护府。

溃败之后,萧嗣业被流放到了桂州,花大智、李景嘉两人免官。朝廷决议,让脑门儿清醒一点的左金吾卫将军曹怀舜屯兵井陉,右武卫将军崔献屯兵龙门,以防突厥忽然袭击。而突厥方面,则爆发出一场复兴突厥的思潮,他们联合南部的吐蕃,东北的奚、契丹,择机对唐朝边境进行撕咬。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让唐朝捉襟见肘,顾头不顾腚。联军决定,让契丹和和奚现在东北闹腾闹腾,把营州吞掉再说。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营州都督周道务的下属,户曹唐休璟,壮汉一枚,领着小股唐兵一举将进攻营州的敌军撕成了碎片。这让身处东北的契丹意识到,和突厥这样的部落当盟友,没有瓜分大唐的份,只有遭人砍的份儿。所以,大家也就回军,该干吗干吗,突厥来信就回一封,至于出兵,还是要看突厥方面有没有诚意(给钱)。

【请客后的故事】

裴行俭,长安。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十一月的一天,天皇李治非要拉上裴行俭一起喝酒。喝得正欢,李治忽然深情地说:“爱卿,你文武双全,朕要给你两个大官!(卿有文武兼资,今授卿二职!)”裴行俭谢了李治,他一猜就知道李治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不就是礼部尚书的文职和右卫大将军的武职么?文职先一边凉快去,右卫大将军可不是白白能拿到的,陛下有什么话,就赶紧说了吧,别绕弯子。

几日后,裴行俭成了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将兵十八万,与西军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程名振子)、东军幽州都督李文暕联军,共计三十余万,向突厥进发。

突厥叛乱扰乱了天后第N次想要去嵩山封禅的计划,永隆元年(公元680年)三月,裴行俭先行到达目的地,大破突厥于黑山,生擒部落酋长,为广大官兵树立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榜样。

【特洛伊木马】

突厥兵忽然间变得很有头脑,就拿上一回萧嗣业的惨败来说,就很有代表性。其实萧嗣业并不完全败在行军作战上,大雪之前,他的运粮车就被突厥兵抢跑,士兵饿死无数,所以才惨败的。突厥人很兴奋,他们觉得什么《孙子兵法》上的东西还是可以用用的,就比方说抢对方粮食,对方就没有饭吃,的确实用。

所以,当裴行俭行军到朔川的时候,突厥人开始琢磨着把老裴的军粮也抢光。

裴行俭却边走边教育部下,“用兵之道,对下属要真诚,对敌人要狡猾。上次,萧嗣业的粮食让突厥劫走,士卒冻死饿死,所以才惨败。这次,突厥肯定还想着用原来的招数,我们不急,陪他耍耍!”随后,他安排了三百乘运粮车,每辆车的旁边,都有一帮丢了魂似的脑瘫患者守卫。

这是裴行俭交代好的,他给粮车守兵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眼神涣散,半死不活,春天穿着大棉袄,见着敌兵就逃跑。”这种要求,士兵们还是做得到的。粮车很大,每一辆上头都有丈宽的麻布裹着。其实,满肚子坏水的裴行俭把粮车上的粮食全换成了手持陌刀和弓弩的精锐,每辆车上有五个,他们的任务就是扮演粮食。

于是,剽悍的突厥大军来了,来抢唐军的生命之源。

他们杀来了,神采奕奕,眼露凶光!

几百粮车护送人员抱头鼠窜,突厥兵大喜,拉着粮车就往有水的地方跑。因为马不停蹄地来抢粮食,大家都又累又渴。突厥兵下马洗脸,有人想瞧瞧中原人吃的粮食是个什么样,于是拿着砍刀劈开一块麻布。正是这一声麻布碎裂的声音,瞬间扯出了一场凶残无比的大屠杀。

奇怪的是,粮食忽然动了,麻布纷纷扬起,从每辆车上跳下来四五条好汉,人手一把雪亮的陌刀,冲下来就是一阵狂砍。在一旁洗脸、休闲的突厥兵傻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找战马,却发现战马都在不远处啃草,虽然距离不远,但想要去骑,时间根本不允许。几秒钟的工夫,三百粮车上的一千五百名手持陌刀、身负强弩的猛士就扑到了他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