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敬玄作孽弄军事 娄师德担任论吐蕃(第2/3页)

李敬玄的十八万大军在青海东部与吐蕃大将论钦陵遭遇,唐军指挥混乱,被搅成了马蜂窝。因为地形不熟,李敬玄让军队待在低谷,一动也不敢动,傻啦吧唧地等待吐蕃大军从高处俯冲下来。大将刘审礼自顾不暇,所率精锐又全部战死,被吐蕃人生俘。

李敬玄见刘审礼都被俘虏了,大惊,这才想起来要指挥一下军队。

他做领导状挥挥手,用带着哭腔的语气喊道:“都愣着干吗,还不赶紧给我撤!”

大唐军队一路狼狈逃窜,逃到了承风岭,一个可以作为屏障,供军队安顿的地方。至少,李敬玄是这样认为的。

论钦陵让跋地设尾随而来,吐蕃大军在承风岭摸进,他们看到了搞笑的一幕。李敬玄又把军队屯在了低矮之处!不是,这是在开玩笑么?李敬玄没开玩笑,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让人在下头挖了很多泥沟。跋地设莫名其妙,但他断定,唐军真的是逃命在此的,所以,他站在高岗,做出了鄙视的手势。(闻审礼战没,狼狈还走,顿于承风岭,阻泥沟以自固,虏屯兵高冈以压之。)

怎么办,敌兵杀下来了,到底要怎么办?!

……

有计谋的快说,我什么都不懂!

一个高大威猛的将军站了出来,用极度自信的语气对李敬玄说:“给我五百精锐,我能直捣黄龙!”

真的吗?快!

大人只需在此立等片刻,属下去去就来!

去吧。

李敬玄长舒一口气,惴惴不安地望着黑齿常之点兵、远去,直到看不见这黑夜中的背影。李敬玄只听见山冈上一阵骚动,嘁嘁喳喳的响动,和哭爹喊娘的叫嚷,一段时间后,就只剩下鬼哭狼嚎。

黑齿常之回来了,他理了理自己的武器,向李敬玄汇报了一下情况,“吐蕃大军被打到全军溃烂,跋地设已经领兵逃跑了(虏众溃乱,其将跋地设引兵遁去)。总管,我们是立刻去追,还是赶紧去追?请回答!”黑齿常之想用这次大胜激励一下李敬玄。李敬玄点了点头,他让黑齿常之先去休息。

第二日天一亮,他就下达了一个让人丧气的指令:撤军鄯州!

狼狈不堪的唐军开始了集体逃亡,裹着包袱当流民,也不打算去鄯州(青海乐都),也许是吐蕃太强大了,大家赶紧逃命吧!

在李敬玄的带领下,大军溃散开来,再也召集不起来了。

趁着论钦陵没有发觉唐军的现状,还有躲到安全地带的时间。将领都被俘虏,大总管又什么都管不了,士兵逃,也就逃得坦然。有一个高个子的大胖子,也收拾收拾东西,坐在大石上望着比兔子跑得都快的唐兵,准备加入他们的行列。他叫来几个人,又叫来几个人,说了些大家联合起来,至少能有个照顾的话,大家就追随他,一起停在那里招呼逃兵。

看着越聚越多的人,他进行了一番自我介绍。

他叫娄师德,是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生人,少年时进士及第,如今四十八岁。他是大唐的监察御史,本是一介书生,却始终有血战沙场的梦想。这次参军,他响应皇上《举猛士诏》的召唤,以文采卓越充军,只是当一些闲职。

但如今这等状况,他不能坐视不管,军在人在,军毁人亡!

说完,在众人冷淡的眼光中,他提了提自己的裤腰,大腹便便地望向西方,“人,可以这样亡命天涯一辈子,为何不能杀入敌军,一雪前耻呢?大唐玄甲,所有的败绩,都是领导的不当,而不是你们的不力啊!”逃兵们开始重新审视眼前这个人,他刚毅的眼神告诉他们,与其相信逃亡可以保命,不如相信镇定可以立功。

娄师德说:“我只需要你们集合起来,汇集成浩浩荡荡而又沉稳无比的铁军,与对方对峙,仅此而已。”

吐蕃人听说李敬玄狂逃后,率众来追,却瞧见娄师德在此处扎营,大军像什么败绩都没有似的,稳稳当当和他们对峙起来。吐蕃不敢妄动,他们还记得围剿李敬玄的深夜,被几百个唐兵杀得血肉翻天的场景。

不久,唐营中走出一个大胖子,穿着文人的官服,领着几个使者来和吐蕃谈判了。他们往赤岭方向走去,吐蕃大将论赞婆迎接了他们,寒暄完毕,步入正题。

“以吐蕃的实力,若和大唐死拼,能有多少胜算?”中年胖子缓缓地问。

“没有胜算。”论赞婆倒也直爽。

“不打不会败,打会惨败,为何非要打?”胖子用笑话论赞婆脱了裤子放屁的口气问道。见论赞婆没有反应,娄师德逼问:“我大唐物阜年华,你们却并不丰实,如果非要内耗,我们还是很欢迎的。”

论赞婆沉默几秒,忽然笑了起来,“大家以后走走亲戚,交流交流感情,还是好的,内耗什么的,就免了,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