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小治召妾出寺院王皇后引狼入宫闱(第2/3页)

王皇后还以为武则天会多听话,因为很讨她的喜欢,又甘坐第二把交椅,在李治面前尽显泼辣的样子,武则天的品级以火箭发射的速度猛增。武则天甘于人下,在王皇后面前,她就是一个听话的奴婢,这让王皇后很高兴,她知道自己找了一个得力的助手。但事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简单的只有她们,是的,在武则天面前,她们的确太简单了。

【初露峥嵘】

因为王皇后的极力推荐,李治封了武则天正二品的昭仪。几天之内就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战绩,武昭仪颇为得意。没有女人肯心甘情愿地与别人共享一个老公,哪怕签订了和平共处的协议。王皇后毫不例外,她吃惊地发现,自从武昭仪跟李治在一起,他们出双入对,形影不离。武昭仪不温不火、不急不躁、有打有闹、有说有笑的作风,表现了作为一名优秀女友的必备品质。

这是王皇后学不来的,连萧淑妃都被冷落了!

王皇后异常愤怒,但武则天却表现得很冷静。一匹乖顺的狼,一旦沾染了鲜血和欲望,谁都阻止不了它!王皇后终于明白,坐山观虎斗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观察者必须是手拿良弓的猎户,而不是同样弱小的乳虎。如果自己本就弱得可怜,等一起斗完猛虎,自己只有被吃掉的可能。可惜,她明白得太晚了。

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后宫,愤恨和诅咒已经弥漫开来,就等仇恨叠加到一定程度,闹出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变!武昭仪呼风唤雨,先糊弄着李治大封功臣,将屈突通等人(每次后头必定有武士彟)封了一个遍,又让李治百依百顺,总是想尽办法疼爱她。而她也展现贤妻良母的情操,对朝政提出一些很靠谱的建议。到了这份儿上,武昭仪不再低调了,她开始在后宫卖弄。她很会做人,这一撇一捺之间,让人隐约看出横着一个“二”字。

危机可以团结一切无法团结的力量,包括曾经互相敌视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她们频繁地向李治状告武则天,但很可惜的是,她们并没有抓住告密的特点。历史会证明,史上告密集大成者,非武则天莫属。武则天会用实际行动教育她们,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死得连渣儿都没有。

在她辛勤的拉拢(各种小恩小惠和谈心)下,后宫婢女和太监都成了她的通讯员,专门负责给她搜集王皇后和萧淑妃的罪证。每当她俩有什么动静,武则天总是能第一时间得知。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武昭仪占据了防守、进攻的制胜点。

在以后的日子中,大家小打小闹,有什么话背后说,有什么气背后生,面儿上还能过得去。但对于皇后宝座产生了觊觎的武昭仪来讲,王皇后的任何失误,都有可能成为她发动突然袭击的借口。

甚至走亲戚,都能让武昭仪抓住把柄。

王皇后的母亲魏国夫人柳氏,还有她舅舅中书令柳奭,都是在朝廷中响当当的人物。老娘和老舅去女儿家走亲戚再正常不过,在皇宫中却有些不同,来回走动,都是要提前通知,在礼节上不能随意。偏偏王皇后的娘家人属于马大哈,几人也不列队,也不施礼,在皇后面前,还像普通人家一样。

这原本是再普通不过的坏习惯,但到了武昭仪嘴里,这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大到能闹到朝堂上去说。

皇后的娘家人,到后宫走亲戚,不执行皇后该有的礼节,这么随便就走完了。

这不算什么。

可他们拉完家常就走人,皇宫是他们家的吗,眼里还有没有您这个皇帝,还有没有一丝丝的礼仪?

李治结结实实地生了一回气,想要稍微惩罚皇后一家。不过,还是武昭仪懂得心疼人,她安慰了丈夫,让丈夫原谅了皇后一家。武则天是善良的,她很宽容地原谅对手,但如果你只看到暂时的现象,那说明你足够善良,却并不适合这个社会。武则天是善良的,她只对自己善良。

李治和武昭仪的爱情,算得上甜蜜的经典。

他们不怕世人恶毒的攻击,儿子娶母亲,竟然两情相悦,在唐朝,没有多少闲话。最近武昭仪更加受宠了,因为她为李治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出生,意味着某个努力争宠的人会丧失斗志,对武昭仪来说,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那孩子是女孩,刚生出来就暴死了(具体原因不详)。

武则天很伤心,她收拾收拾心情,却狠下心,没有把婴儿暴死的消息传出去,而是等待一个时机。对,我要等,与其在这里伤心,不如化悲愤为力量,杀对手个措手不及,死人不会说话,死人才是最容易利用的。

说干就干,武昭仪行动了。

制度规定,后宫妃子生了孩子,作为领导的皇后必须要亲自探望,以示上级领导对下属的关心。案件就这么发生了,王皇后去哄武则天的女儿的时候,那孩子还是活着的,可事后不久,这女婴竟然夭折了!所有的一切,都只能跟一种情况有关——王皇后在孩子身上动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