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度劫难回归洛阳宫 希圣旨口述西域记(第2/2页)

李世民劈头就问:

“法师要西去取经,为何不告诉朕一声啊,我也好安排安排!”

玄奘苦笑:

“陛下,当时贫僧给陛下写了很多申请,您都不答应,我就偷偷跑了。”

他颇为感慨地重复了一句:

“我是偷跑出去的,出去的,出去的,的的……(回声中)”

李世民回想十九年前的事情,真的想不起来有这回事了,他笑着问起西域的情况。为了弘扬佛法,李世民决定让玄奘翻译那六百多部梵文经书,口述这几百个国家的详细情况,了解一下西方的风土人情。

负责记录的人,是玄奘的高徒辩机。

辩机。

请记住这个名字。

好了,事情回到玄奘这里,他受李世民之命,口述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镜头。因为有命在身,玄奘很快就讲完了这十八九年的故事,贞观二十年(646)七月,这本回忆录成功刊印,我们管它叫《大唐西域记》。

这是一部值得纪念的经典,内容丰富无比。

印度学者说:“如果没有《大唐西域记》,印度的历史将会是一个黑洞。”清朝的时候,法国人到印度考古,就是靠这本经书写成了二十四卷的《印度考古调查报告》。法译版本的《大唐西域记》,被配上了图,成为一部有图有真相,详细了解古代各国国名、幅员、文字、文化、风俗、服饰、性格、宗教信仰、货币、法律、古迹、建筑、风景的经典著作。

可贵的是,因为辩机很有才,所以上头的文字也非常美。

回洛阳后,玄奘提出请求:

“今收信息,感觉嵩山少林寺不错,那里安静。玄奘认为,为了国家,就到那里去翻译,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哦!

李世民的答复:

“这个就免了,朕给自己的母亲(窦惠)在长安造了一座弘福寺,那里就十分安静。法师先在洛阳休息几日,过几天就去弘福寺继续翻译吧!”

于是,玄奘的请求被驳回了。

几天后,情况控制不住,玄奘再度请求:

“洛阳百姓知道有个和尚从西天而来,堵在贫僧门口不肯散去,非让我给他们来两段儿,贫僧这里都成了闹市,这又不是耍猴,大徒弟早跑了!所以,玄奘想请几个守门员,因为最近老是有人往里冲,想看奇景,不知可否?”

李世民回复:

“朕感觉法师可以先在此地休息三五天,等回到弘福寺,就没有人乱折腾了。我感觉百姓喜欢看奇景也没什么错,但是整天看就有错了。守门员的事,朕已经让梁公(房玄龄)去办了,妥妥的。玄龄办事很靠谱,请法师放心。”

回复完,李世民离开了洛阳,奔赴辽东。

半年后,全国最顶尖的法师云集长安,准备翻译玄奘从西天带回来的真经。

玄奘决定,将高僧分成几拨。

首先出场的,是精通大小乘佛法的十二位法师,他们是:

长安弘福寺沙门释灵润、释文备;

罗汉寺沙门释慧贵;

实际寺沙门释明琰;

宝昌寺沙门释法祥;

静法寺沙门释普贤;

法海寺沙门释神昉;

廓州法讲寺沙门释道深;

汴州演觉寺沙门释玄忠;

蒱州普救寺沙门释神泰;

绵州振向寺沙门释敬明;

益州多宝寺沙门释道因。

接下来是文采好的高僧,他们主要做的是润色译成之后法文的工作,这些大德共有九位:

长安普光寺沙门释栖玄;

弘福寺沙门释明浚;

会昌寺沙门释辩机;

终南山丰德寺沙门释道宣;

简州福聚寺沙门释静迈;

蒲州普救寺沙门释行友;

栖岩寺沙门释道卓;

豳州昭仁寺沙门释慧立;

洛州天宫寺沙门释玄则。

法师们面对的是六百多部法义深奥的经书,他们多数一直翻译到圆寂,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东征高丽回来以后,李世民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贞观二十三年(649)四月,翠微宫,李世民卧病在床。陪着他的两个人,一个是李治,另一个就是玄奘。李世民与玄奘昼夜畅谈,最后,他握着玄奘的手说:“朕与法师,相逢恨晚!(朕共师相逢晚。)”

玄奘一直陪在李世民身边,直到他死的那天。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观自在菩萨,又名观世音。

李治即位后,下令避讳“世”“民”二字,所以,观世音改称观音。

李世民妻子,小字观音婢。

佛说,爱情,是一种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