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攻安市问情感斥候 屯建安破胆吓张亮(第2/3页)

这是一种保守的打法。

然而你忘了。

希望你没忘。

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同志早已收复卑沙城(今大连市一带),遣分部沿鸭绿江骚扰平壤援军,他接到命令后,领着平壤道大军,迅速摸到了建安城!这对张亮来说,实在是一件轻松加愉快的事。有船就是不一样,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坐船逃跑,没有后顾之忧。

几十万大军就这么屯在了建安城外,露出了一派和谐的景象。

海路大军驻扎城外的时候,行为有点儿嚣张。

首先是扎帐篷的兄弟们,他们不仅拿着榔头、帐篷、长枪,肆无忌惮地在那里扎营,而且还有说有笑,毫不把建安的威胁放在眼里。

其次是海运过来的马匹,骑兵同志见马很久没有饱餐一顿,便像和平时期一样,牵着马,大摇大摆地跑到郊外的树林里头去喂草。

最后是每一伙的战友同志们,他们为了生火做饭,纷纷脱离组织,四下里去寻柴火,颇有一种我是英雄我怕谁的气概,很让人佩服。

士卒真是拿得起,放得下,我相信张亮同志也是。至少在将士们的心目中,张亮是个很好的领导。

高丽人瞧见了平壤道大军的懒散景象,立刻汇报,上头也立刻批示,决定在他们吃早午饭的时候发动突然袭击。

几分钟内,不知从哪个方向冒出来的高丽骑兵插入了唐营中间,军营立刻就乱套了。唐兵慌张地向张亮汇报情况,张亮听罢,吓得不知所措。实际上,张亮同志是猛将,打仗从来都很有准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但有一点别忘了,一旦您真没准备,那张亮同志可就真的要哭了。不镇定的张亮脸色惨白,坐在胡床上,眼神直勾勾地望着帐外。

将士们被张亮的表现感动了!

张亮不淡定的神色有种死神来了的感觉,他面无表情地盯着传信兵,眉宇之间显现出了疯狂的杀气。他的脸皮开始止不住地微微抽搐,那是只有天下最霸气的将军才会有的残忍表情……

将士们望着霸气的张亮,他们相互安慰。

大总管如此镇定,定然有奇谋在心,我等却去怕个什么?!

总管张金树率先领悟到了张亮的思想内涵,鸣鼓集合大军,顷刻便完成了集合。趁着这股逼人的气势,张金树领军直破敌军,反败为胜,杀得高丽兵四下乱跑。

张亮缓过劲儿站起来,长舒一口气,满身的汗出卖了张亮。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刚才大总管是被吓的。(亮素怯,踞胡床,直视不言,将士见之,更以为勇。)

安市城南,卤簿下,李世民、李勣、李道宗,后头是几十万大军。

安市守军瞧见唐朝老大在下面,忽然心有疑惑,你就算把屁股露给李世民,唐军能攻上来么?第一个发现者窃喜,于是指着李世民破口大骂。这一骂不要紧,其他人见好玩儿,也跟着开始狂骂。安市的百姓也参与到了骂李世民的行列,整个情况很像看耍猴的。他们完全不把李世民放眼里,各种腔调的脏话都出来了。

李世民大怒,李勣大怒。

李勣请命:

“破了安市城,把城里的男子全部活埋!(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

李世民当即答应,唐军将决策喊给了梁万春。

梁万春在城里开起了动员大会。

会议指出,唐军攻克安市之后,肯定会屠城,所以,现在军民要团结,否则大家绝没有好日子过。

实际上,我相信攻下安市城以后,李世民肯定也会变卦。但这个决策,却真真正正地让安市军民空前团结起来。大家有力的出力,有米的出米,让军队再无后顾之忧。安市城的攻坚战一直持续,日子还是显得那么地漫长,终于,有两个人坐不住了。他们请求李世民给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绕过安市城,拔取乌骨城,收来粮草物资,然后图谋平壤。

提出请求的人,正是高延寿、高惠真。

他们的确需要表现,他们两个有十足的把握,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灭掉乌骨城。据他们两个说,乌骨城的防守连安市的四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城中的耨萨是个老掉牙的人,已经八十多岁了。群臣商议,一致认为,与其全都在安市城耗着,不如派十万人先去乌骨,渡过鸭绿江,直取平壤。

李世民当然同意这种做法,但有人不同意。

他说:“建安、新城有敌军十万,我军绕过直取乌骨,必然前后受制。天子亲征,与诸将不同,不可以冒这么大的险。”

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是长孙无忌,如此,李世民又一次没有像当年那样当机立断,继续跟安市城死磕。情况越来越不分明,诸路大军加紧了对安市的围攻,安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将唐军的攻势一一化解。双方你来我往,感情稳定,没有发现有谁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