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游高丽陈大德恤情 封泰山薛延陀出兵(第3/3页)

薛延陀捅了大娄子了。

李世民这头的车驾都走到了河南东部,马上就到山东地界,眼看就要到达泰山,却只能扭头回长安。但是,封禅的十万大众回到长安的时间,足足花了两个多月。这些花费,必须有人埋单,是的,就让没事儿找抽的薛延陀负责。

唐军先锋很快杀到了薛延陀大营,取得了第一次大捷。

贞观十五年(641)腊月十七,李勣率先传来捷报,他在诺真水打破薛延陀部队。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真珠可汗还算是很识相的,见李世民竟然肯扭头回长安,便派使者入朝,那意思就是在说,我们看你要去泰山封禅,想趁着长安空虚搞突然袭击是不对的,没想到皇帝天可汗竟然扭头回来,我们错了,大家都不容易,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这里有一点儿小意思,不成敬意,务必收下。

真珠的书信着实把大家恶心了一通,大家纷纷表示必须要让真珠挨揍。

为了表达自己的确有心悔过,真珠可汗宣布,他自己正准备跟他曾经想要吞掉的突厥和亲。

李世民不会跟真珠废话,他将使者按下,令军队继续行动。

薛延陀以骑兵见长,真珠可汗和大度设都是有名的战略发明家。所以,薛延陀的战斗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

薛延陀的步兵在当时的地球上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跟西突厥打仗的时候,他们就用自己的步兵,将沙钵罗和阿史那社尔杀得血肉横飞,横尸百里。打那时候起,真珠可汗的威名就震慑了突厥部落,而且,真珠可汗也顿悟了——

“原来,我军最牛的不是骑兵,而是步兵!”

于是日练步战,练得炉火纯青。

他的步战是这样安排的:

五人为一组,由一人牵四五匹马,其余四人在前边打仗。因训练有素,步兵一般都能靠实力取胜,等杀得敌人找不着北,正要撤退的时候,薛延陀的步兵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撤。这些步兵用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那一组的马,骑马去追溃散的敌兵,敌兵只有挨砍的份儿,战斗效果绝佳。

这不,真珠可汗的儿子大度设领命,用三万这样的步兵,跟唐朝派来的突厥兵打,硬是把突厥兵逼到了长城。大度设是个很自恋的人,他自认为自己很帅,站在长城外摆各种各样的姿势,等了好长时间,却忽然发现长城四下,根本就没有突厥兵的影子。大度设也是个见过场面的人,见突厥兵隐匿起来,便跑到长城外的一座大城外。他深信,突厥兵就躲在这里头,于是开始挑衅。

浑厚的骂娘声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