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苏定方大雾破颉利 天可汗长安见诸酋(第3/3页)

但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这里头还是没有颉利。

颉利不是省油的灯,见此路不通,领着能打的亲信杀出一条血路,一路往苏尼失的地盘跑去。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闻讯,引兵逼向苏尼失,令其交出颉利。苏尼失是颉利曾经最好的朋友,真可谓是落难时刻见真情啊。

我们说过,颉利是个多疑的人。

他的文库里,没有“永远值得信任”这几个字。苏尼失,信不过。半夜,颉利从睡梦中爬起,一个人跑到了荒谷之中藏了起来。据说,那时候,他的样子非常狼狈。第二日,苏尼失一觉醒来,发现颉利逃跑,大惧,怕是没法交代,便发动部落所有人到荒谷对颉利进行了一番人肉搜索。

终于,他们在一个极为偏僻的地方找到了狼狈不堪的颉利,苏尼失很激动地看着颉利。

他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大唐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率军前来。苏尼失献俘,他们押着颉利,一路向长安走去。苏尼失也跟着来了,他举众来降,因为他的这个举动,漠南再也没有了边患。苏尼失已经很够义气了,是颉利妄想得太多。谁敢跟李世民打呀?这么多的教训,还不够吗?都省省吧,过几天太平日子。

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就这么彻彻底底地败给了李靖,败给了李世民。

与颉利的狼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世民同志此时应该刚刚洗完澡,从温泉爬上来,擦干身子,盘好发型,穿上黄袍,高高兴兴地回到了长安。一场浩大的典礼就此拉开帷幕,主要演员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各个部落的酋长。

他们原本是西域、北庭、岭南、交趾、西南的部落酋长,今日齐聚一堂,来到大唐首都长安,专为朝见李世民。

经过商议,他们决定请李世民上尊号为“天可汗”。

也许是文化有所差异,对这么一个伟大的称呼,李世民感到很疑惑。朝堂上,当着众人的面,他问:

“朕是大唐天子,怎么又委身成了可汗?”

可见,李世民对可汗这个称呼很不感兴趣。

群臣及四夷酋长面面相觑,还是朝臣会看眼色,上奏说改称万岁,众人这才很尴尬地悦服了一把。不过,后来李世民琢磨了一下,觉得既然其他民族都称天子为“可汗”,那么,他们用“天可汗”这样的称呼称呼我,又有何不可呢?于是,又欣然接受了“天可汗”这样的称呼。

从那天开始,世界上就有了这样一个人,他既是中原百姓的皇帝,又是游牧民族的可汗,远方诸国甘愿当他国家的属国,诸国君长甘愿称他为天可汗。

颉利被俘进京的时候,这场盛会才刚刚开始。

【豆瓣心情】

颉利:靠,你们不是说要和谈么?!

李靖:最失败的听众就是你这样的,人家随便说说,你却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