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唐高祖禅位李世民 魏玄成谏言唐太宗(第2/3页)

可是,有一个人面对李世民的质疑,竟然毫无惧色,表情自然。当其他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的时候,此人还十分傲慢,用眼睛的余光(俗称“旁光”)轻蔑地藐视李世民。此人的傲慢与睿智,让李世民汗颜。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臣之一。

他是李世民一生的克星、福将,若问李世民一生烦恼何来,一生政绩何来,一生令誉何来,总要将此人提上一提。李世民一辈子谁都不怕,就怕此人。他正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政治家、史学家、酿酒专家魏征魏玄成。

魏征,男,汉族。公元580年生,河北巨鹿人,唐朝功臣。魏征的出生地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其实,在我看来,说一个人是什么人,绝不是看出生在哪里,而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地方是在哪里。魏征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家庭很贫穷,但由于老爸也是读书人,所以他读书也很多。魏征少年时期落拓有大志,胸怀匡扶社稷的念头,许多人认为他应该现实一点儿,下地干活种菜或者当个泥瓦匠什么的。

魏征对此很不以为意,常常以鸿鹄之志激励自己。

天下安定,生活贫困,为了前途,魏征出家当了道士。大家知道,当道士不用纳税,又可以避世,是打坐休闲、旅游读书的必备勾当。魏征就是在当道士的过程中培养起自己纵横捭阖的口才和刚正不阿的秉性的,尤其是刚正不阿,坚持原则这一点。李世民受其折磨一生,但作为一名优秀的帝王,他将对魏征的厌恶转化为敬畏,并将敬畏转化为依赖。

魏征长得不帅也不丑,皮肤一般,发型一般,身材也不怎么好看,是很一般的一个人。但是,如果您是要看帅哥呢,我奉劝还是去找韩国整形医院出来的朴俊男或者金元吉吧,别在这儿看唐史了。如果您是要看历史风云,请继续关注,在此之后,魏征将会成为历史中的核心人物。

魏征全身上下一般得要命,但唯独眼神和面色给人一种令人敬畏的美感。这说明,在他的大脑皮层里面,埋藏着无数条治国安民的好谋略。

眼神犀利,面色自若,这是李世民数落魏征时魏征的表现。

李世民并不打算治李建成旧党的罪,但他喜欢刺激人。看着那些颤颤巍巍不敢乱动的建成旧属,李世民十分得意。然而,当他看到魏征的时候,他发现,这个曾经给李建成出谋划策,强烈建议李建成杀死自己的家伙,竟然能如此厚脸皮,如此神色自若地面对自己!李世民越看越觉得可恶,心想:这家伙也太不拿我这个新太子当一回事了!不行,我得吓唬吓唬他!

李世民要给魏征来个下马威。

“你为什么离间我们兄弟俩,罪臣,快说!”李世民看着魏征,问道。

所有人都露出了惶恐的面色,唯独魏征不是,他甚至有点洋洋自得。

面对李世民的诘难,魏征面部微昂,似乎还带着一种嘲笑,用让人吃惊的口气说:“要是太子早听我的,你就死了。哪里还有今天这事啊!”这家伙是不要命了吧!李世民内心一个带着滔天的腥味的大浪袭上心头,几秒钟后,他笑了。他认定了一个道理:这个魏征,我一直听说他有才,现在看来,他不仅有才,还有种。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我大唐不可或缺的济世安邦之才!

李世民不仅没再耍魏征,反倒隆重礼遇了他,令其执掌政务,同时令其担任谏议大夫的职责。记住,从今天开始,大唐有了一个名叫魏征的谏议大夫,他将会用行动为我们阐明什么是真正的为民着想,什么是真正的铁骨铮铮!

接下来,李世民下令放逐宫内鹰犬,罢四方的供奉,让百官各司其职,政事安定。

六月下旬,刑事案件很少。

只有一个特大案件,也是李世民刚主政时唯一一起特大冤案。李世民得知,王君廓捉拿到了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原因是身处幽州的李瑗想造反。先前参与太子杀秦王的人,只要不再闹,肯定不会问罪,可你不能谋反。李瑗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敢跟李世民对着干。可李世民不知道的是,王君廓捉反王李瑗这件事,充分证明了王君廓地痞流氓的习性。就是因为王君廓无耻,才让李瑗死无葬身之地。

李瑗是皇亲,但将才不足,李渊就派王君廓辅佐。李建成策划灭李世民的时候,征得了李瑗的支援。后来李建成死,李世民招慰李瑗,李瑗无法判断事情的好坏,就问王君廓。王君廓流氓一个,他打小就是流氓出身,心术极其不正。李瑗跟他谈受降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捉李瑗向李世民邀赏。于是,王君廓就对李瑗说:“大王要是去,必死无疑。咱现在手头有几万雄兵,难道就这么束手就擒么?”李瑗听王君廓这么说,不禁流泪。王君廓见李瑗流泪,也跟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