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沉没(第8/9页)

皇甫嵩笑,谢罪。一笑恩仇灭,董卓就此放过战神。

此时,孙坚追杀,朱俊造反,这些对(;文;)董卓(;人;)来说,其实(;书;)都不算(;屋;)什么。最让他感到害怕的是,整个汉朝,从上到下,从洛阳到长安,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反董气息。

这点不用详细证明,董卓只要把鼻子朝天上嗅嗅,都能闻到几成火药味。

而事实也证明,董卓的鼻子是很灵敏的。为了确保他的人身安全,他特意把义子吕布安排到身边当保镖。

只要有吕布的地方,就有安全感,果然如此吗?

董卓并不知道,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恰是最安全的,而最安全的,亦是最危险的。他更没想到,最后要他命的不是别人,而是以之为安全感的吕布。

吕布?

是的,吕布。

诸位别以为吕布跟着董卓,觉得日子很快活。其实都没人知道,伴君如伴虎,吕布伴着这么一只董老虎,日子是很难过的。

比如说吧,有一次不知怎么的,董卓跟吕布说话不合拍,老董竟然拿枪扔吕布,幸亏吕布武艺过人躲闪过去,并当面谢罪,才算躲过一劫。

这都是小事,对于董卓来说。可吕布心里不是这样想的,此时他心里装的,全都是鬼哪。

事情是这样的,吕布暗自跟董卓的一个小妾私通了。吕布无法确定这个事董卓有没有发现。但是董卓当人抛他一枪,让他心生暗鬼,于是在想,老董是不是发现他的奸情了呢?

吕布无法判定,所以心里一直特别紧张。要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终有一天要被董卓发现的。那怎么办?

老实说,吕布也不知道怎么办。

可这时有人说,要解决这事很简单。

说这话的人,是司徒王允。别以为王允很听董卓的话,一叫百应,从没有多过一句插嘴的话。事实证明,咬人的狗是不乱叫的,而王允就是一直隐藏在董卓身边的咬人的狗。

王允到长安后,早就秘密联络各方,准备拆老董的台。但是他们讨论了很久,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案。

直到吕布的出现,让他燃起了希望。

吕布被喻为三姓家奴,具体是哪三姓,到这里诸位应该都明白了。一个是丁原,一个是董卓,第三个就是王允了。王允对吕布很好,特别好,好得不得了。好得野史都以为他们俩是义父义子。

现在明白了吧,王允待吕布好,那是有阴谋的好、有目的的好。有一次,吕布跟王允聚会,说董卓是怎么发脾气,拿枪扔他的。王允一听,笑了。

他知道,机会来了。

五 刺董

王允的一生,就像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与洗具(喜剧)。多年以前,他好大节,渴望立大功。跟宦官张让缠斗时,都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今天,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视死如归的人,竟然投了奸雄董卓,乖得像一只猫。

是的,王允变了。但不是性格变异,而是变了人生技术。

他跟董卓合作,都是装出来的。这是王允人生技术中的重大飞跃。他好话说尽,马屁拍遍,终于取得了董卓的信任,把长安城的大小之事,全交给他打理。

表面上看上去,王允活得很风光,事实上他活得很压抑。他几乎每天都在想着一件事,怎么谋杀董卓。为此,他秘密结交尚书仆射士孙瑞,同时又收吕布为知己。

他所做的那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王允决定,将他刺杀董卓的计划,全部向吕布和盘托出。王允告诉吕布,只要你肯做内应,董老虎即可除去。

吕布听着,叹息一声道:“我实在下不了手呀,毕竟我和他还有着父子之情。”

王允笑道:“你别忘了,你姓吕,人家姓董,又不是亲骨血。况且他拿枪扔你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你们有着父子之情呢?”

吕布沉默不语。

王允又一笑,好了,这事准成八九成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再三犹豫的吕布,决定答应参与刺董计划。

四月二十三日,董卓上朝。

对董卓来说,这是一个诡异的日子。他早早起床,穿好官服,准备出门。然而刚上马车,他的马就惊叫起来,把董卓摔下车去,还滚了一身泥,只好返回家里,更换衣服,准备再出门。

这时,董卓少妻告诉他:“这个兆头不好,你还是不要去了。”

董卓笑笑,回道:“怕什么呢。”说完就出去了。

事实证明,女人的感觉,那是相当灵敏的。少妻警告董卓,不是没有道理。之前,董卓就受到一次刺杀袭击,杀手竟然还是他的部属,越骑校尉。

刺杀之事发生后不久,有人穿着布衣,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吕字,沿路唱歌,歌词很简单,就只有两个字:“布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