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崛起(第4/10页)

但是,当刘秀正准备举行受降仪式时,发现又有乱民要北上闹事了。这两大乱民集团分别是高湖与重边乱兵。刘秀发兵追杀,追到蒲阳山(今河北省满城县西),稍微策马攻击,这帮人就全部举手投降了。

刘秀接收三大乱兵集团,安置领导并清点人数,总共有数十万大军。事实上,像铜马、高湖等乱民集团并不可怕。这些都是由活不下去、集体出来抢食的饥民队伍组成的。他们有队伍,却没有严密的组织,更没有远大的为天下而战的理想。

所以,人多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组织,还有了理想。而在这些乱兵集团中,最有组织和理想的集团,就是阴魂不散的赤眉集团。这才是让刘秀最担心的。

然而,刘秀马上发现,赤眉集团根本就不理他,而是集体直奔一个人而去。这不是什么秘密,赤眉集团要去打的人,正是在长安城高高在上的刘玄。

赤眉攻打长安这个重要情报,差点让刘秀高兴得跳起来。时间,他最需要的是时间。现在,赤眉转移部队,目标长安,让北方的他有足够的时间来壮大力量。

实在是天赐良机啊。

包括刘秀在内,在全天下所有的造反集团中,最老牌的、最玩命的,不是别人,而是赤眉集团。这些年来,赤眉集团尽管历经挫折,追杀,挨饿,但他们从未放弃过造反的梦。

他们最初造反,或许就是为了能有一口饭吃,活下去。但是,经过多年战争,他们总结出了,要想吃好穿好,并且能够娶上一个小老婆,住上好房子,骑上好马,就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靠、拿,那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行为。

赤眉的主要领导人名唤樊崇。他之所以要率军攻打刘玄,不仅仅是刘玄太肥,而且两人之间是有过节的。

情况是这样的,当初,刘玄登基当皇帝后,就派人去收买赤眉。那时,赤眉领导人樊崇认为,王莽让穷人活不下去了,穷人才打他。现在穷人代表刘玄当了造反公司老总,不如让他也入股一起把汉朝这个破公司重新做大做强。

可没想到的是,刘玄根本就不怎么理樊崇,什么高官都没捞到,更别提什么股份了。于是乎,樊崇又率着他的兄弟逃跑,重回自家造反公司。

这次,赤眉率军西征,就是要以实力告诉刘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你曾经舍不得给我的,我今天不但要回我的那份,还一锅把你的也端了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樊崇并不知道,就在他牛气烘烘地西征之时,刘秀这只大黄雀正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刘秀认为,赤眉此次西征,必定吞掉刘玄。所以,他必须在赤眉攻打长安城时,扑上去抢一块肥肉。他看中的肥肉,就是汉中。他已经想好了,攻打汉中的任务就交给邓禹。

于是,刘秀拜邓禹为前将军,率两万精兵,准备西入函谷关,伺机行事。

接着,刘秀又把头转向了洛阳。除了长安外,刘玄还在洛阳城布下了天罗地网。仅驻军就有三十万,而其将领主要是李轶和朱鲔。

前面介绍过了,这两人都是谋杀刘的杀手。

刘秀把邓禹召来,问道:“河内郡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我准备派一位将军到此打理,你认为谁合适?”

邓禹说道:“要治理地方,统御百姓,非寇恂不可。寇恂文武双全,没有人比他更适合了。”

刘秀点点头。他把寇恂召来,拜为河内郡太守,行大将军事。

刘秀语重心长地对寇恂说道:“从前,汉高祖把关中交给萧何;现在,我把河内郡交给你,任务有二:行萧何之事,保证部队后勤供给,粮食兵源不得断绝,这是其一;挡住渡河敌军,不让他们北渡黄河,这是其二。”

送走寇恂后,刘秀又把冯异召来,说道:“我拜你为孟津将军,统领魏郡河内郡兵力,沿着黄河北岸布防。我叫你做这一切,就是要盯死洛阳。”

说完,刘秀就分别送邓禹、寇恂、冯异上路。他继续留下来,他的任务就是继续扫荡北方乱民。

刘秀继续北进,接下来他要扫荡的是尤来、大枪等乱兵集团。他从元氏(今河北省元氏县)开始攻杀,把乱兵一直追到北平(今河北省满城县),又再追到徐水北岸,把乱兵杀得满城乱叫,叫天不应,叫娘不来。

刘秀得意极了,继续深入扫荡。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把乱兵逼疯了,乱兵们不知哪来的一股力量,集体反扑,大败刘秀。

刘秀想撤都来不及了,只有撒腿便跑。乱兵们已经疯了,像过大年赶杀猪一样,拼命追杀刘秀。众所周知,刘秀的逃跑技术是一流的。但是这一次,他实在跑不掉了,竟然被逼上了一处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