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汉朝6:刘秀起兵大汉中兴》(第6/8页)
打坏刘进军节奏的,不是那帮政府军有多牛,而是一场大雾。
当时正起大雾,起义军在别人地盘上,像鱼群撞上了渔网,像牛群陷在了沼泽,分辨不清方向。于是乎政府军追着刘部队打,就像狼群追羊群一样,纵横无阻。
由此可见,天气预报对战争是多么重要啊。
刘兵败,刘秀跟着开溜。要说刘秀是刘邦的克隆版,还真不是编的。想当年,高祖刘邦被项羽属将一路追杀,他坐上马车,让夏侯婴加大马力跑。他跑着跑着,路上遇见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就拉上马车。可是追兵眼看就要追上,急得一脚就将两个孩子踹下了马车。
刘秀是跑得飞快,可没有刘邦那么缺德。他骑着马在路上跑着跑着,看见了妹妹刘伯姬,就把她拉上马接着跑。跑着跑着,又遇到了姐姐刘元,还带着三个女儿。刘秀说,姐姐,赶快上来,咱全家一起逃。
但是,刘元拒绝了。不是刘元不想跑,明摆着的,刘秀骑的是马,不是汽车。一匹马骑三个大人,三个小孩子,你以为是吕布的赤兔马吗?所以,刘元告诉刘秀,你赶快带着妹妹跑,能逃一个算一个,别这样赖着,不然全家都死定了。
刘秀只好带着妹妹狂飙而去。刘秀逃得急,政府军骑兵也追得狂。很快,他们就追上了刘元和她的三个女儿。
在这场战役中,刘秀失去了姐姐及三个侄女,还有二哥刘仲。死者安息,生者激愤。刘将被打散的起义兵再度集结起来,退回棘阳稍作休养,准备再战。殊不知,此时南阳郡太守甄阜已经等不及了,他就像饿坏的狼,朝着棘阳狂扑过来。
这绝对是一次毁灭性打击。甄阜和梁丘赐有十万精兵,十万政府军就像蝗虫一般,铺天盖地渡过了新野境内的潢淳水。更让起义兵胆战心惊的是,甄阜将潢淳水上的所有桥梁全部被破坏,切断了政府军的退路。
甄阜肯定是韩信的粉丝。他的这招就是学习韩信的,学名叫——背水一战。
从理论上讲,农民军本就是光脚不要命的,本就不惧怕那些穿着鞋子的猛人。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穿鞋子的不但猛,而且也不怕死了。谁都不怕死,那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最先撑不住的不是那些穿着鞋子的政府军,而是光着脚的平林兵和新市兵。平林兵领导陈牧和新市兵领导王凤,在分肉是否公平方面都是行家。但是,当真刀真枪地要跟政府军玩命时,他们根本没有底气。
他们认为,这场战役刘肯定撑不住了。既然撑不住了,他们有必要在挨打之前开溜。
此时,刘已经嗅出了弥漫于军中的悲观情绪,急得团团转。急也没用,必须想办法。正在这时,一个好消息犹如春风化雨,给刘带来了希望的甘露。
四 联合决定胜利
这个给刘带来希望甘露的是下江兵,下江兵的首领名唤王常。
王常之前早就想来帮兄弟了,只是下江兵距离刘部队较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当刘和新市兵他们在前线跟政府军火并的时候,王常也在被政府军追杀。真是天助人也,当刘退守棘阳时,王常终于带着五千兄弟跑到了宜秋聚(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
在唐河县北边,就是甄阜的政府军。所以,王常这一趟不是赶来看热闹的,而是前来助战的。
刘决定去会会王常。他带了两个人出去。一个是刘秀,一个是李通。
李通,字次元,南阳郡宛县人。李通世代经商,发家甚早,为宛县大家族。其父李守,时为王莽宗卿师,早年跟国师刘歆学过星象学,所以才有了那句“刘氏当复起,李氏为辅”的祸言。李通策划造反事泄露后,王莽派人将李守砍了,李通只好和堂弟李轶一道投奔刘来了。
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早年为弟报仇,亡命江湖,后参加绿林起义。后来绿林兄弟解散,他自带一帮兄弟另谋出路。在所有绿林兄弟中,王常是最不容易的一人。王莽的政府军首先追杀的就是他,他被追得满世界跑,后来又回头挑了政府军几枪,最后才乘胜挺进到棘阳附近。
刘等人来到王常处,开门见山地道出自己的观点。他告诉王常,当前敌强我弱,必须联合作战。如果大家只顾各家利益,打各自的游击,最终是很难成大事的。
王常若有所悟地说道:“王莽篡汉,人神共愤,当今刘家领导起义兵,我们这些异姓帮你抢回自己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刘笑道:“请别多疑。我就先撂下一句话,东西既然是大家一起去抢,将来肯定也是大家一起分,我坚决不会独自享受大家的劳动果实的。”
王常点点头,说:“你说的都是大实话。不过这样,你先回去,我还要跟我属下的兄弟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