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皇帝、性、春药(第5/8页)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一个古朴的真理:大伪若善。在王莽的烟雾弹中,汉朝人的眼睛几乎都被蒙蔽了。

刘欣深知王莽的厉害。所以上次开会讨论傅太后住哪时,才不将他召来。如果他一来,四个人表决的结果就是二比二了,傅太后的好事肯定是要被他搅黄了。

王莽已经错过了一次,这次,他是怎么都不会放过搅浑水的机会的。于是,王莽上书弹劾上面那个来路不明的高昌侯董宏。

他是这样说的:“皇太后是个尊贵的称号,董宏竟然拿亡秦来说事,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果然是高手,一出手就很狠辣。事实上,王莽的话是很不靠谱的。秦亡国之事,不见得是件丢人的事。如果丢人了,汉朝开国时,高祖刘邦为什么还照搬秦朝制度,而且还一直用到现在?

所谓真理,都是由强人说了算。刘欣知道,董宏到底是不是大逆不道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话是王莽说的。更让刘欣郁闷的是,不仅王莽说,有一个强人还跟着王莽起哄了。

有些人,不常在江湖行走,可江湖总流传着他的传说。和王莽联合上书弹劾董宏的人,名字很陌生,在此之前,还没出过镜。但是,他的江湖能量及火力是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的。

这个人的名字,就叫师丹。

师丹,字仲公,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在汉朝,能够挤进官场的读书人多数都是四书五经的专家,而在众多专家当中,师丹绝对算是出色的一个。他之所以优秀,是因为跟对了老师。他的老师,就是曾经以研究《诗经》闻名学术江湖的匡衡。

元帝末,师丹凭盖世武功挤进学术江湖,被封为博士。不久,又得丞相翟方进及御史大夫孔光两位前辈提携,当上了光禄大夫。后来,刘骜立刘欣为太子,封师丹为太子太傅。刘欣正式转正为皇帝后,师傅师丹沾光,被封为左将军,赐关内侯,领尚书事。

人小鬼大的刘欣知道,今天汉朝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而是王氏外戚的天下。如果想得人生之自由,成功扶立属于自己的傅姓及丁姓外戚生力军,必须在汉朝中寻找一个猛人推手。就像当年魏相辅助刘病已那样,环环相扣,步步惊心,最终还是搞掉了霍氏力量。

于是,刘欣将这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寄托到了师丹身上。然而他今天却不幸地看到,他的老师师丹跟王莽竟然是一伙的。在王莽弹劾董宏的奏书里,师丹也署上了自己的名。

也就是说,王莽是联合师丹一起弹劾、共同战斗的。

这个既成事实,悲哀、无奈,还头痛。刘欣终于发现了,他初出江湖,门道不熟,要想凭一已之力搞掉王莽这群老江湖,实力很嫩着呢!那现在怎么办?很好办,打不赢不一定跑。除了跑,还可以妥协认输。

于是乎,在王莽和师丹的联手之下,刘欣被迫将董宏罢为平民。弄完之后,刘欣灰溜溜地向傅太后报告说,这一回合较量,他输给了王莽。输掉的原因,不是我刘欣无能,而是敌人王莽太强,暂且如此吧!

但是,傅太后不听这一套。老太婆像只老母鸡一样跳了起来,指着刘欣破口大骂道:“亏你还好意思推脱。你堂堂一个汉朝皇帝,天下至尊,我不巴望你一下子搞掉那帮老油条,但是你不至于连个替你打广告的董宏都保不住。做人可以无能,但怎么可能无能到这种地步?”

骂完以后,傅太后又以绝无商量的语气说道:“不管你使用什么手段,反正我这个中央皇太后是要当定了。”

麻烦大了。

前后夹击,想躲躲不了,赖也赖不掉。然而这时,刘欣找到了一个救星。如果那个人都救不了自己,那他这个皇帝就算是当到头了。

刘欣认为,傅太后想当皇太后,这是她和王氏外戚势力的矛盾,归根到底则是与王太后的矛盾。如果王太后点头了,纵使王莽提一百个反对意见,也是没用的。

一想到王太后,绝望的刘欣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于是他脚下生油,马上向长信宫跑去。很快的,刘欣发现,他这趟没白跑。王太后不是好说话,而是太好说话了。

王太后告诉刘欣,傅太后想提高享受待遇是吧!那给她就是了。

怎么个给法?王太后的步骤如下:王太后下令封刘欣已故老爹刘康为恭皇,这是第一步;不久王太后又下诏封傅太后为恭皇太后,封丁姬为恭皇后,傅太后及丁皇后待遇与王太后及赵飞燕皇后同等,这是第二步。

事情发展到这里,刘欣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傅太后想拥有的,她都拥有了。然而接下来,王太后的一个大动作令刘欣不禁肃然起敬。那就是,刘欣的傅姓和丁姓外戚,只要是个大活人,王太后都通通给他们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