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地鸡毛(第8/9页)
后母听得很伤感。因为翟方进年纪还很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不安全,心里特不放心。于是,后母叹息着说道:“你去长安,我不拦你,但是请让我跟着你去吧,这样我好照顾你。”
就这样,翟方进和后母一路漂到了长安城。后母织鞋上街摆卖,以供方进同学读书。翟方进从来不敢懈怠,到处求学拜师,十余年过去了,他终于从某博士那里学得了《春秋》的盖世神功。
学得神功后,翟方进参加考试,一举成功。他仿佛从一条微暗的门缝里挤进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冥冥之中,他发现命运不是幻觉,它像一个真实的梦,正在慢慢让他靠近。
人在江湖,就必须创造属于他的传说。翟方进是这样想的,他也做到了。长年的官场打拼已经把他训练成一只嗅觉极度灵敏的动物。天上刮什么风,他基本就能判断出地上就要下什么雨。这是他的本事。他靠着这个本事,一直混到丞相位。
按汉朝规矩,只要当了丞相,理所当然就会被封侯。当年看相先生的话,终于应验了。
在汉朝官场上,当官就好像是做人。有些人天生烈性,拼死拼活就想争个贞洁牌坊,比如王章。为了替王商伸张正义,连命都不要就跟王凤拼了;有些人性格懒散,随遇而安,就是想做个经典小资,读读书,写写字,做做官,喝喝茶,甚至还可以休年假跑出去旅游,比如孔光。
还有的,为了荣华富贵,死都要傍大款当二奶。以上所说的翟方进,就是典型代表。王太后及王家外戚就是他的大款,收人钱财,替人消灾。时刻准备着替老板们排忧解难,这从来都是他的第一责任。
在翟方进看来,刘骜今天召开的这个常务会议,不过是按程序走过场罢了。谁当皇帝,王太后都点头了,连赵飞燕姐妹都被收买了,王根也被搞定了。你说,他这个挂羊名卖狗肉的丞相,除了迎合皇帝,那还有啥说的。
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他今天所说的,将作为有效证据之一进入皇帝挑选的法律程序。果然很奏效,按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律原则,刘骜决定选刘欣为接班人。
二月九日,刘骜下诏,封刘欣为皇太子。
刘骜知道,让刘欣接他的班,刘兴肯定很伤心。于是,为了安慰刘兴那个愣头青,刘骜给他增加了三万户的采邑,算是对他情感失落的补偿。
办完这事,刘骜就派人告诉孔光,他不适合做御史大夫的工作,换个岗吧!岗位已经安排好了,职位就是司法部长(廷尉)。
职位是被换了,但还不是太惨。这只是刘骜对孔光的一个小小的惩罚。其实呢,刘骜恨的不是孔光说了真话,而是孔光做为孔氏儒家思想垄断公司的后人,竟然不懂如果按兄终弟及的方式接班会给刘骜带来多么大的伤害。
按照礼教规定,哥哥与弟弟的牌位不能同时进入祭庙。如果刘骜真把皇位传给刘兴,等到刘兴死后,刘兴的继承人肯定要把刘兴的牌位摆进去,把刘骜的牌位拿出来。如此一算,那不亏大了吗?
人这辈子,不仅仅是为了在世上潇洒走一回,更要为了死后能够被摆进宗庙里供奉,多啃几年死猪肉。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不是白活了吗?
这是一个很自私的现实问题,也是个根本性的利益问题。孔光就知道为血¨、w、é、n、 、r、é、n、 、s、h、ū、 、w、ū、¨缘关系着想,有没有替刘骜着想过?不为皇帝着想的孩子,怎么算好孩子呢?
亏本的事,刘骜从来不做;赚便宜的事,他肯定是要做了。礼教还规定,如果过继给别人当儿子,就应该改口叫自己的父母为叔叔阿姨。如果过继方是伯伯,也不能叫伯伯了,应该改口叫父亲。
不改口,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全国上下都可以集体联合弹劾你,让你坐立不安,里外不是人。
当年,刘贺被迎进长安城的时候,不满自己被过继,但又不敢明说,只好偷偷地去祭祀自己的父亲,没想到这成了霍光罢免他的理由之一。
在今天看来,这个规矩实在太荒谬了。但这是古代人的游戏规矩,你可以表示不服,但不服的话就请退出游戏,别来挡别人的路。可是谁有决心退出?为了当皇帝,将自己父母叫声叔叔阿姨,又有何妨呢?
基于这个游戏规则,刘骜开始对刘欣指手划脚了。他对刘欣说,你现在是过继到我门下当我儿子,就好好地呆在长安当你的太子。那么你的母亲及祖母也不能呆在长安,更不能说想见你就见你了。
刘骜交待完毕,马上就下诏命令傅昭仪及丁姬回定陶国去。
我认为,所谓游戏规则,都是强者套在弱者身上的圈套。刘邦开国时就定下规矩说“无有战功者,不得封侯”,为什么刘骜眼睛眨都不眨,像搞批发般的一天封了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