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托孤(第7/9页)
事实上,在此之前,上官桀还是露过一次面的。不过,那次露面的时候,他不是主角,而是跑龙套的。替谁跑龙套?李广利。
当年,李广利征伐西域时,上官桀随军出发。他浑身是胆,杀敌无数,亲自攻破郁成王国。郁成王逃跑到康居国,上官桀痛打落水狗,一直追到了康居国,逼迫康居王交出了郁成王,才罢兵归去。
上官桀,西汉陇西上邽人。在刘彻崩前,其升迁路线大约如下:羽林禁卫官(羽林期门郎)——未央宫马棚管理官(未央厩令)——宫廷随从(侍中)——交通部长(太仆)——左将军。
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将上官桀一步步推往权力的顶峰?答案是,上官桀不是田千秋,不是暴发户。他之所以能一路高歌猛进,源于他手握两样利器。一件是,实力;另外一件是,作秀。
上官桀的实力,就是特长,即臂力过人,勇气无敌。当年,上官桀还是羽林禁卫官的时候,有一次刘彻要前往甘泉宫,路上突刮大风,车队动弹不得。于是,刘彻命令把皇帝专用的黄绫伞盖交给上官桀。上官桀不辱使命,在大风中高举黄绫伞盖前进,稳如泰山。那一次,刘彻记住了他的名字,给他换了一个稍好的工作——去未央宫管马。
又有一次,刘彻去未央宫看马。他大病初愈,心情倍爽。没想到,当他看到上官桀养的马时,心情倍差。因为,左看右看,竟然看不到一匹肥马。好好的马儿,为什么会瘦?很简单,上官桀工作不是不用心,而是很不负责任。
于是,刘彻火了。他指着上官桀的鼻子破口大骂,你以为我永远看不到马了吗?派你管马,竟然如此敷衍了事。
刘彻说完,准备唤人将上官桀拿下,将他扔到监狱里蹲个十年八年。然而,这时候奇迹出现了。
上官桀被训后,像个委屈的孩子,脸上布满了眼泪。只见他叩拜在地,说道:“我听说陛下生病,心中只装陛下,哪还记得马?”
高,实在高啊。此招一出,天下咂舌。上官桀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心中时时装有领导的人,永远都比一个只是处处工作的员工优秀。因为他优秀,所以打动了刘彻。
急领导之所急,然后才急工作之所急。就以上两事,刘彻给上官桀打了一个分数:很靠谱。于是,说话体贴、艺术,做事能力可嘉的靠谱上官桀,被刘彻调回身边当侍中。
上官桀人生政治经过量变,开始发生了质变。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金光闪闪的星光大道。
然而,以上五人,他们还不是到排资论辈、论功行赏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刘彻崩后,汉朝的政治真空该如何填补。
这个问题,必须由霍光亲自回答。而霍光的回答是,当前之事,稳定压倒一切。
既然要稳定,君臣之间、中央与地方,必须各司其职,做好分内之事。而霍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这五个接受遗诏、辅佐刘弗陵的大人分配工作任务。
霍光给他们五个人分配任务,大约如下:金日磾和上官桀,当他副手;桑弘羊,当田千秋副手。
然后,他告诉田千秋:我主宫里事,你主政治事。你把你的事做好,我把我的事做好。咱们互相配合,中心思想都是为皇帝服务。
霍光这话,就叫权力分配,划定地盘。然而,田千秋推辞了。
我认为,中国现代许多暴发户,一夜登天,往往不知他爸叫啥、老妈贵姓。于是忘乎所以,在天上乱飞乱跳,往往是一不小心,就不知被哪路神仙踢落云端,摔得肝胆尽裂。
在霍光等五人之中,田千秋怎么看都是暴发户,我们甚至还可以叫他田暴发。但是,田千秋却认为,他是暴发了,但他头脑很清醒。
因为清醒,所以他充分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而他更知道,在这个貌似平和、暗藏钢刀的政坛上混,人人必须有两把刷子。而田千秋认为,自己那两把刷子,除了揪准时机作秀外,他还有一个为人称道的特长——谦虚。
人一谦虚,很多事往往就好办了。于是,谦虚无比的田千秋,这样告诉霍光:这样吧,你的是你的,我的也是你的。朝中政事,由你说了算。
田千秋的潜台词仿佛是告诉霍光,我知道自己是怎么混上来的。丞相位嘛,我就暂时替你保护,如果你想换人,随时都可以。你可以不给我留位置,不可以不留我这个人。政治嘛,反正就那么回事,我就替你跑龙套吧,无所谓了。
田千秋这招,就叫拿得起,放得下。如果用一句台面的话来说,这叫识大局。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也。于是,当霍光听到田千秋谦让之辞,他愣住了。
顿时,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田千秋,好同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