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英俊王子(第6/7页)

 

她是新生了,还是根本就死了?宓辛并不在乎这些。在遇到成蟜之前,她人生的轨道都已经铺好设定,她就像一列火车,连司机都不需要,只需自动驾驶,也可以分毫不差地到达死亡的终点。她的心灵,本已如枯槁的古井,无奈成蟜先是落井,继而下石,终于将她艰难地唤醒。在她尚且美丽之时,还享有美丽赋予的特权之时,她要为了自己而活,哪怕就只活那么一次。她将成蟜搂在怀中,轻声哼着一支古老的谣曲:“小娃娃,光脚丫,来到山坡采野花。野花白,野花香,摘回家去送给她。”随着歌声,宓辛回到了遥远而尘封的过去。那时,她是一个天真而快乐的小女孩,唱着这支谣曲,和怀里的枕头玩着过家家的游戏。

 

成蟜良久方醒,他发现自己像个婴儿般地被宓辛抱在怀里,不由大是窘迫。成蟜连忙挣脱,恢复了他一贯高傲而冷漠的面目。成蟜将使女唤入,送宓辛回去休息。宓辛临去,回首望向成蟜,而成蟜却已淹没在她的朦胧泪眼里,总也无法看得真切。

 

宓辛离开。成蟜独坐而思,忽一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抬眼一看,浮丘伯是也。成蟜冷冷地道:“你几时来的?”浮丘伯不答,却开始责问成蟜:“君侯身负家国重任,何以对妇人如此用心?”

 

成蟜摇摇头,道:“先生非吾,自然不知。”

 

浮丘伯看见案上的残香,情急大叫:“逍遥香虽能使人逍遥于一时,却内有巨毒,用久则不寿,君侯非不知也。君侯曾在先王灵前,许下匡正纲常、重整乾坤之誓。任重而道远,万望君侯保重贵体。”

 

成蟜道:“吾自有理会,不劳先生操心。”言毕拂袖而去。

 

【6、四方交易】

 

且说宓辛被拘于成蟜府中,除了不能外出,她享有绝对的自由。成蟜之府邸方圆数里,任她随意来去,并无人对她特加监视。渐渐地,宓辛竟然已安于这种状态。过去习惯的生活方式,曾让她虚荣和满足,然而,当不可抗拒的外力出现,将她和熟悉的生活一刀两断,她居然也就这么慢慢地适应了下来。如此算来,人生到底有多少拥有不能失去?又有多少拥有其实是可以随时丢弃的垃圾?

 

宓辛偶尔会想起四个孩子,却从未想到过樊於期,而她想得最多的,却是成蟜。只要一想到能时常见到成蟜,宓辛便彻底地沦陷在初恋的快乐之中。

 

妻子的心已经变了,樊於期却茫然无知。自从那日在桂楼被成蟜一顿饱揍之后,他已经缠绵病榻多日。好在樊於期多年征战,身子强壮,搁一般人的体质,吃那一顿拳脚,恐怕早已暴尸当场。

 

第一个前来慰问樊於期的是吕不韦。樊於期抓着吕不韦的手不放,患难见真情,还是相国懂得体恤下情啊。的确,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领导的关怀更为樊於期所急需呢。

 

吕不韦在来之前,对桂楼之事已经一清二楚。这一趟他是专为收买人心而来。吕不韦当下劝樊於期安心养伤,纵万般委屈,也需从长计议。

 

樊於期捶榻大呼: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言罢泪如雨下。吕不韦抚樊於期之背,道: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樊於期于是改哭为嚎,嚎罢,大叫道:“堂堂丈夫,无能护卫妻儿,何忍偷活人世。”叫完便要伏剑自尽。吕不韦心中冷笑,樊於期啊樊於期,你戏演得也太假了吧。我不来你不自杀,我来了你就喊着要自杀,你当我傻呀。饶是如此,吕不韦还是夺去樊於期手中之剑。

 

樊於期又道:“於期既不能死,还望相国为於期主持公道。”

 

吕不韦道:“本相有一言,不知将军能听否?”

 

“相国请讲。”

 

吕不韦乃是《吕氏春秋》的主编,对《吕氏春秋》的编撰工作很是上心,他以相国之尊,在士人面前不耻下问,倒也是学到了不少知识,而这些知识,也经常在谈话中被他拿来卖弄,浑然不顾是否恰当。吕不韦于是说道:“君子处世之道,概类于作文之法,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倘是旁人如此亵渎将军,将军自应以血洗辱,一解大恨,此为行于所当行也。然长安君贵为王弟,非将军所能抗衡,此为止于不可不止也。本相以为,不如因而善谋之,以无益之妻子,换有用之富贵。”

 

樊於期不忿道:“夺妻之恨,岂能轻易勾销?”

 

吕不韦道:“将军乃雄才大略之人,岂可作惺惺儿女态。天下女子何止万千,只恨取之不竭、用之不完,将军念念于一人而不忘,岂不愚哉!本相府中,多有美女,将军如有中意,本相必当割爱。是为一妻虽去,百妾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