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镇国之宝(第7/8页)

No.6:大战前夜

歌谣传至南阳,汉军无不胆寒,士气一衰千丈。汉军满打满算,最多也只能凑出十万兵力,而且分散于南阳、颍川各地,如何抵挡得了百万官兵?没奈何之下,曾经抛弃刘縯的绿林军首领们,不得不再度请刘縯出来主持大局,縯哥,这回还是得靠你了。刘縯重获军事指挥权,精神大振,立即调集汉军在南阳的所有兵力,加紧攻打宛城。接着,刘縯再命令身在颍川的汉军诸将,加快攻城略地,在官兵大军到来之前,尽量多捞些地盘,多收些兵卒,从而将战线拉长。而刘縯所作的最重大的一个决定,则是求援赤眉。

刘縯亲自修书一封,告以同仇敌忾、唇亡齿寒之义,请求赤眉开拔南阳,或与汉军合兵,或攻王邑后方。使者快马加鞭,昼夜不息,奔至山东。

赤眉首领得书,嬉笑着计议起来。王邑撤出青徐二州的官兵,赤眉们便成了青徐二州的主人,来去纵横,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哪里再肯跑去南阳打仗。赤眉首领计议完毕,便给刘縯回书。首领们都不识字,但却自有办法,樊崇拿起笔来,点染涂描,久之,帛书已成,交付使者。使者展卷而观,却是一幅画,画上一位美人,正在对镜搔首弄姿。使者大惑不解,道:“请将军明示。”樊崇得意地大笑道:“你就这么持书而归,汉军中必然有人能够明白。”

使者快马加鞭,昼夜不息,再奔回南阳汉军大本营,将书递交刘縯。刘縯一看之下,面色铁青,狠狠掷书于地。汉军首领们捡起书来,望着书上的美人,百思不得其解,赤眉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议论着: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这画中女子,莫非便是这位佳人?可是,赤眉为什么要画一位佳人送给咱们呢?画饼还可以充饥,画佳人作甚?”

“庄子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画中女子,也许便是神人。难道赤眉要用神人庇护我等不成?”

见众首领七嘴八舌,没完没了,刘縯怒拍几案,大声道:“美人照镜,看自己都忙不过来,自顾不暇也。赤眉分明是不肯出兵相助。为今之计,只能靠咱们自己!”听闻赤眉不肯出兵,首领们绝望之下,纷纷痛骂赤眉,继而一片叹息之声,为着即将到来的叵测命运。

再说王邑坐镇洛阳,静等州郡大兵聚齐。严尤意在速战,进谏道:汉军闻官兵大集,非但不退保南阳,反而加紧在颍川攻城略地,显然是要拉长战线,以颍川为南阳之屏障。如此,则南阳汉军必然无备。可选一万精兵,行洛宛古道:翻伊阙山、鲁山,经三鸦路,越百重山,分水岭,穿鲁阳关,涉鸦河,不过十日,便可直逼宛城城下。汉军围宛城长达百日,久攻不下,师疲意怠,加以我军出其不意,势必一战成功,到时宛城守将岑彭趁势出城,内外夹击,则南阳汉军必然瓦解。南阳既平,颍川残余汉军便不足为忧,我军一路自南阳北上,一路东出洛阳,两路迎击,颍川汉军死无地也。

严尤之计,颇似后世三国魏延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计,然而,王邑和诸葛亮一样,也觉得此计太险,非万全之策,不予采纳。王邑道:“洛宛古道:崇山峻岭,水谷险隘,加上又废弃数世,越发不可行也。此乃悬危之计,成败难卜。不如东出洛阳,安从坦道:十全必克而无虞也。”

严尤不肯甘心,再谏道:“大司空善用险兵,当年回师救长安,日夜兼程,千里之遥,五天便已抵达,何其神速也,今何不重施故技,再演奇迹?”

王邑摇头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年救长安,有如救火,不得不险。如今剿反贼,有如扫除,务在求稳。”不听严尤之计。

半月之后,州郡兵大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此时,王兴也从长安姗姗来迟,随行之车,满载美人。王邑大怒,斥道:“妇人不可随军,马上都给我遣回长安。”

王兴事先也得过老爸王莽的警告,少惹王邑为妙,如今一到洛阳,还没来得及惹王邑,王邑却先惹了他。王兴左顾右盼,希望有人能够跳出来给自己壮胆,然而王邑一发怒,谁还敢动!王兴脸色惨白,鼓足勇气,抱着妇人不放,道:“我就要妇人,我没妇人睡不着觉。”

王邑神情越发冷峻,单看王兴的外貌,活脱脱就是一个小王莽,难怪能得到王莽喜欢,然而私生子毕竟就是私生子,王莽的优点一点也没遗传,只有好色这点倒是青出于蓝。王邑怒斥道:“陛下封你为护新将军,官爵之尊,只在我一人之下。你既为护新将军,理当为将士表率,却一心迷恋妇人,你羞也不羞?”

王兴备感委屈,嘟哝道:“现在你骂我,是因为你还不了解我,等你以后了解了我,你一定会动手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