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人倦夜长

裴谌、王敬伯、梁芳,志向一致,倾慕仙家,隋炀帝大业年间,一起放弃官职,入白鹿山学道。白鹿山在河南辉县与修武县之交,隋唐时被认为是道教仙山。入山之初,他们意念坚定,认为只要坚持修炼,无论炼金术、炼银术,还是得长生之药,甚至羽化升仙,都可以办到。

这是他们的理想。

他们情同手足。十多年后,隋朝变唐朝,但他们还没成功。这时梁芳先死了,于是王敬伯动摇了,对裴谌说:“我们去国忘家,弃绝尘世,居寒山茅屋,轻欢娱而受寂寞,难道不是为了有一天可乘云驾鹤,成仙得道吗?即使不成,也希望可长生不老。但经过十多年苦心修炼,仙海茫茫,实无尽头,连长生之术也未学成,如此下去,不免跟梁芳一样。现修道不成,还是回去过都市里的富贵生活吧!游乐人间,走于仕途,荣耀于世,即使不能过仙人的生活,位列公卿,也可以了。你跟我一起回去吧,不要白白地死在这深山里!”

裴谌不语,良久之后,说:“红尘如梦我已醒,又怎会重新回到梦中?”

于是王敬伯离开深山,返回都市。这时已是唐太宗贞观初年。王敬伯先是被恢复了从前的官职,随后被提升为左武卫骑曹参军。后来,大将军赵朏又将女儿许配给他。没过几年,王敬伯当上了大理寺官员,成为身着红衣的显贵。

这一天,王敬伯奉朝廷之命出使淮南,去扬州办案。他的船队盛大,行于江中,百姓船只不敢前行。当王敬伯的船队到达高邮时,天降小雨,突有一艘小船倏忽而过,超过了王敬伯的船队。小船船头,站着一位老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于雨中划船如风。王敬伯很不高兴,近前一看,渔夫有些面熟,再仔细看,竟是裴谌。分别多年,他已是如此苍老。

后面的故事可以设想,王敬伯把裴谌请上大船,又是拥抱又是握手:“老兄,你久居深山,放弃人世功名,这些年苦心修炼,到现在不也是一事无成,而只是个渔夫吗?所谓修道,只是捕风捉影的事罢了!古人倦夜长,尚秉烛游,况少年白昼而掷之乎?”

王敬伯说出一句垂留后世的名言:古人认识到人生苦短,而夜太漫长,还举着蜡烛,找些事做,又何况青春白昼,安能虚度?

随后,王敬伯告诉裴谌,自己出山没几年,就做了大官。现扬州有案,朝廷派一名得力大员去审断,皇帝选择了他。比之于山叟渔夫,又如何?他接着说:“你这些年,依旧像我们以前那样辛苦于山水中,真是奇哉!奇哉!令人费解!你现在有什么需要吗?说出来,想要什么我都可以帮助你。”

裴谌笑道:“我居于山野,心近云鹤,又怎么会对地上的腐鼠有兴趣?我沉于江湖,你浮于红尘,所谓鱼有大河,鸟有天空,各有所得,你又何必在这里炫耀?人世应该有的,我都不缺少,你又拿什么赠送于我?我与山中修道的好友,约定一起去扬州卖草药,在那里有个地方住,青园桥之东几里外,有一樱桃园,园北有门,那就是我的庭院。如果你清闲下来,可去找我。”说罢,还于自己的小船,飞驶而去。

接着说王敬伯。到扬州,他开始办案,十多天后已是清闲,想起裴谌的话,于是独自出门寻找那座庭院。果然有樱桃园,转至北门,有童仆说,正是裴宅。说明来意,童仆将他引入辕门。开始时,感觉四周荒凉,似久未有人居住,但走了一会儿,景色愈佳。数百步后,到正门,里面青烟隐约,楼阁重重,花木鲜秀,微风吹来,异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有弃绝红尘而飘然凌云之意,当不是凡人所居之地。

这时候,转出一人,仙风道骨,奇瑰伟然,王敬伯不由自主地抢步而拜,抬头细看,却是裴谌,不由一惊。裴谌说:“你在尘世为官已久,欲念结心,背着它走,该是很累了吧!”

裴谌将王敬伯邀入装饰精美的堂中,其时已是黄昏,有彩灯亮起,照得满座明媚,更有美女二十人,手持乐器,点缀席间,仿佛梦幻。裴谌对童仆说:“这是我昔日在山中修道时的朋友,但心志不坚,后离开我还于尘世,一别将近十年,现在做到朝廷大员。虽入我境,但他还是尘世之心,所以就叫尘世的歌伎为他助兴表演吧。而坊间那些歌伎差点,还是找已嫁人的大臣之女吧!假如扬州没有,就去外地找,五千里之内的,都可以。”

童仆点头而去。还没等在座诸美女把碧玉筝调好,童仆已带着一个仕女前来复命。仕女拜见,王敬伯一看,正是自己的妻子赵氏。可以想象他有多么惊讶,赵氏更是惊讶。裴谌令赵氏入座,给她玳瑁筝,叫她弹奏,又令其与诸美女合奏,以助酒兴。王敬伯偷偷从果盘中取了一个红色的李子,扔给赵氏,后者看了看丈夫,把李子藏于衣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