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2页)

听冯易毫无尊重地直呼先陈皇的名讳,狄倾红了眼,怒气上涌,恨声道:“愿等你下了阴曹地府,见了你冯家列祖列宗,不会后悔今日说出的这番话。”

冯易哈哈大笑,“我会否后悔不牢你费心,念在你为拖延时间费了不少口舌的份上,好心告知你,兰将军已带兵从另一条路包抄过去,想必此刻,已经捉住你那十皇子了。”

十皇子也就是狄倾刚刚送走的那位。

闻言,狄倾彻底失去了理智……

狄倾带着拖延时间阻拦追兵的兵马虽有上万,但怎么敌得过齐军的数万兵马兼火器火炮?

在身边最后一个亲兵也阵亡后,身中数箭的狄倾,在那比血还艳丽的满天红霞下,力竭地半跪于地。

他满身血污,铠甲残破,头盔丢失,鬓发散乱。弥留之际,他的记忆从送走小皇子的那一段,一直往后退,最终停留在一个画面上。

年少的他跟着那时候的陈皇,爬到高峰之上,并肩俯视渺小又浩大的千里河山,陈皇信誓旦旦地告诉他,要带着他一起驰骋寰宇、一统天下……

“陛下……”喃喃吐出这两个字后,狄倾终是不甘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

“元帅,狄倾宁死不肯投降,战至力竭方亡。”听到冯易的回禀后,封元有些怅然地叹了口气。毕竟是自己的师侄,封元凭着那么一点点情分,命人好好收敛狄倾的遗体,火化后下葬。

吩咐完,他见冯易一身的伤,还笔直立在那里,忙让人下去休息疗伤。

冯易走后,他拟了一封信函,让人快马加鞭,将捷报送至齐国京城。

因着有信号烟花在,捷报一层层传入京城时,不过才用了几天,但封元的密信送入京城,却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彼时,京城已经到了大雪纷飞的腊月。

皇帝陛下坐在永安宫里,和姚燕燕一起围着小火炉吃茶用点心,屋子里留的宫人向来不多,也就高公公、青壶等几个心腹。

朱其羽将封先生送来的信读给姚燕燕听,读完后忍不住感叹了一句,道:“可惜了,狄倾若是朕的人,那就好了。”凭那般人品才华,他绝对会重用此人。

姚燕燕坐在他身边泡好茶,给他递了一杯,道:“陛下想得倒美,那狄倾是陈国宗室之人,心底不知有多怨恨咱们齐国,又怎会为陛下所用?”

皇帝陛下也知道,只是他习惯了搜罗人才,还习惯了撬陈国墙角,每每看见一个陈国的人才,就恨不得他是自己的。

他道:“狄倾这一死,算是灭了陈国大半气数。”幸好齐国是趁着陈国这几年内斗频繁的时候发兵,若是再等个几年,等狄倾或是那位新皇实力壮大了,陈国就没这么好对付了。

姚燕燕点头道:“陈国与咱们大齐的恩怨颇多,咱们就得趁他病要他命,否则过些年,吃亏的还是咱们。”她这话说完,就见陛下的目光在那信件的最后一行上定住了,不由问道:“那最后一行写了甚?”

朱其羽的兴奋在看到最后一行字时冷却了下去,他面无表情道:“没甚,封先生跟朕要粮草呢!”

姚燕燕:……

噗,这在陛下眼里,不就是要钱么?粮库内粮草不够用了,可不得拿钱去买?

她也不知该如何安慰陛下,只好拍拍他的肩膀道:“陛下别难过,你才三十岁,日子还长着呢,银钱会有的,摘星楼也会有的。”

却没想到这安慰起了反效果,皇帝陛下虽然矜持地坐在那里没动,那脸色明显是急了,“哪里三十?朕才刚满二十九!明年腊八过了才满三十!”

姚燕燕:……

有一个比自己还在意年龄的丈夫怎么办?能怎么办?只能顺毛摸呗!

姚燕燕立刻抚了抚陛下的肩背,哄道:“对对,是臣妾说错了,咱们陛下才二十九呢!陛下年轻着呢!还是个小郎君呢!”

听到“小郎君”这三个字,陛下的眉头总算舒展开了。

姚燕燕又好笑又有些苦恼,哎,宫里的人会奉承陛下,宫外可不一定,看来日后和陛下一起去民间玩,得帮陛下打扮得嫩一点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