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第2/3页)

这37师却也不是好惹的。老子们再不行,总还一直在打,你怎么样,老是“一个打一个看”,天津最后不是也丢了吗?

到宋哲元去泰山休养,第1集团军由冯治安负责指挥,两军之间的这种矛盾更是加剧。

前面吃了败仗,59军认为是77军(即扩编后的37师)的责任,而77军则认为,59军消极避战早有先科,属于屡教不改。

59军的师长把状告到冯治安这里,未料77军近水楼台先得月,已经提前把状子递到了冯治安跟前。

冯治安正为吃败仗而恼火,便想对59军训上两句,可是话才刚刚出口,对方就啪地把电话给挂掉了。

哼,我们老长官不在,这姓冯的还不是帮着他们自己的部队说话,找他告状,算瞎了眼。

从此他们再不理睬冯治安的任何命令,只要听见打仗,拉着队伍就往下面撤。

如此一来,59军的名声变得糟糕透顶。其实这些师长也不想这么干,只是以为,在内,李文田属于窝囊废,在外,受冯治安压制,没法起劲啊。

收到张自忠的信后,59军从上到下,如同被欺负的孩子盼父母一般,纷纷派人到济南,请张自忠归队指挥。

张自忠心有所动。

此时宋哲元已将秦德纯派至济南协助张自忠,但以他多年军内沉浮的经验,深知在中央未有定论之前,张自忠回军队只会弊多利少。

秦德纯到济南后,也发现韩复榘对张自忠采取了外松内紧的办法,张自忠实际处于被秘密监视的状态,万一轻举妄动,只会对己不利。

因此,当他见到张自忠时,立即告诉对方哪里都不要去,更不能回老部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宋哲元之所以要让秦德纯担此使命,无外乎秦德纯的特长就是富有心计,处事谨慎。

在大家都睁大眼睛瞪着你的情况下,这差使可不能再出一点差错。

秦德纯先发电报给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说我准备带张自忠来南京请罪,只是现在外面谣传太多,对张自忠可能不利,能不能前往,请予定夺。

何应钦复电:即同来京,可一切负责。

确认沿途安全有了保证,秦德纯才偕同张自忠一起向南京出发。

韩复榘专门派人陪伴同往,但其实是暗中监视,主要还是怕两人半途溜掉,从而问罪到自己身上,在这方面,“山东王”的心眼多着呢。

南下必经泰山,宋哲元正在此处休养,特意嘱咐让张自忠上山一晤。

在上山途中,张自忠心里一定充满了忐忑和不安。他不知道,那个自己曾经深深伤害过的人,会怎样对待自己。

鄙夷和冷嘲,也许都是免不了的,即使是痛骂和责打,也是应得的。你伤害过别人,不可能幻想一晃而过。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大哥已经完全原谅了他,在这里等待他的,是兄弟间温暖的情义。

北平一别,才经两个月,但二人重新见面,却恍如隔世,竟觉得比两年还长。

没有了利益角逐,没有了钩心斗角,往日情怀伴随着记忆又回到身边。张自忠在泰山一住就是两天,兄弟二人对盏长谈,互诉衷肠,对于平津之失,同感沉痛不已。

当迷雾散尽,所有事物都会变得清晰,世事沧桑,只会让人更加懂得什么才最可珍惜。

从泰山下来,几个人继续坐火车南行。

行至徐州站,突然上来一群气势汹汹的青年学生,一下子拥到了他们所在的头等车厢门前。

张自忠呢,那个大汉奸张自忠呢,快让他出来!

肯定走漏了消息,还是有人欲置张自忠于死地而后快。

秦德纯不慌不忙地迎上前去,主动请学生派代表进车厢谈话。

你们想要的张自忠不在这里,不信的话,你们可以四处查看。

这些学生找遍了头等车厢,未见张自忠身影,只好相信消息有误,遂偃旗息鼓走人了。

张自忠人间蒸发了?

没有,他就在这列火车上,只是被秦德纯事先安排到了三等车厢。

那里尽管嘈杂一些,却可掩人耳目。

宋哲元选择秦德纯陪伴张自忠同行确实是对的,这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虽然他已经得到何应钦的保证,但为预防不测,还是做了必要准备,从而化除了张自忠可能遇到的险境和尴尬。

火车遇险,使张自忠的内心又收紧了,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自己在国民心中的形象已有多么不堪。

世界如此之大,却已小到了不能够把一个人装下,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他含着眼泪对秦德纯说,你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真成汉奸了。

秦德纯赶紧安慰他,这才是战争的开端,来日方长,必须盖棺才能论定,只要你誓死救国,必有为全国谅解的—天,请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