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泽起龙蛇(第5/9页)

要问飞行员最怕什么,十有八九都会说,那就是飞着飞着,机身出机械故障。

因为是在空中,不是在地面,没法立即抢修。这种情况下,什么资深、技术都没用,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唯一的选择就是立即跳伞。

至于飞机,那就没法再管了,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很不幸,翁兄也遇到了这类倒霉事。

他也想跳伞,可是发现不能跳。因为飞机下面有民宅,他这么纵身一跳不要紧,失去控制的飞机可就只能往法国老百姓的房子里面钻了。

当然了,如果真的跳了伞,也没有人能够站出来进行指责——飞机眼看就要完蛋,飞行员当然不能跟着一起去陪葬,这是常理常规,任何人都会这么做。

千钧一发之际,翁照垣作出了一个跟“任何人”都不一样的选择:冒险迫降。

幸运的是,老天照顾勇士和义人,飞机迫降成功了。

得知这一消息,法国人泪飞顿作倾盆雨。感动啊。

他们把翁照垣称为“一个勇敢的中国人”。

说是说的翁照垣,其实我们所有中国人的脸上都有光。这就好比现在某游客跑到人家那里朝大街上吐口痰,罚的虽是他,一家子人却都得跟着蒙羞一样。

翁照垣赶到前线时,正值陆战队发动第二次进攻。

盐泽认为第一次没得手,可能是人还不够多的缘故,因此在组织第二次攻击时,又加上来一千七百人。

坦克仍然开在前面,嚣张得要命。

现在,“勇敢的中国人”像学开飞机那样,开始琢磨怎样才能攻破眼前的“铁牛”。

经过第一轮较量,大家已从最初的惊疑中清醒过来。很多人都看出了“铁牛”的毛病:这是一种轮式坦克车,下面不是履带,而是轮子。

轮子就是它的弱点。

中国军队虽然第一次看见坦克车,但汽车还是有人见过的。打有轮子的坦克车,方法应该跟打汽车差不多。

翁照垣把一些身手敏捷的广仔挑出来,组成了敢死队,埋伏在马路两旁的商店内。

日军坦克开得兴起,丝毫没有察觉这些变化,而是继续向前隆隆推进。

商店,过了。子弹,来了。

坦克车一开过去,藏在商店内的敢死队突然杀出,一下子截断了步兵和坦克车的联系。

说实在的,人待在坦克内并不好受。有座钢板罩在外面固然是觉得安全了,可视野小了,周围的情况很难看得清楚。

坦克车开着开着,忽然发觉不对劲,怎么只有前面打枪扔手榴弹,后面听不到动静?

往后一看,不得了,跟屁虫们已经被枪弹隔开了,想跟也跟不上来。

这还了得。赶紧往后转,要去帮兄弟们一把。

可是上海的路面实在太窄了(现在很多街道似乎也是如此),砰的一声就和旁边的坦克撞在了一起。

 

维克斯坦克挤一块,谁都走不了

 

这下好,大家卡成一堆,都走不了了。

交通事故出的实在不是时候。因为中国警察不但不会帮着指挥交通,还要痛打落水狗。

打坦克车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可着劲炸它的轮子。

七八颗手榴弹一捆,扎成集束状,然后扔到坦克下面去。

只听轰的一声,成了。

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坦克车一动不动地瘫在那里,虽然炮塔上的机枪还可以扫射,但车身已经不能动了,实际上成了一个残疾人。

再也不怵坦克车了,手里有什么就都往上面招呼吧。

遇到枪林弹雨,车子外面的日本兵还可以趴下身子躲避,动弹不得的坦克车就只好站着硬挨了。

渐渐地,中国兵发现不光轮子可以炸,就连坦克的车身也不是什么金刚不坏之体。如果运气好,位置准的话,用捷克式机枪照样能在车上钻个窟窿。

按理,坦克车车皮要是厚一点,除非专业的穿甲弹,一般子弹是比较难打穿的。

问题是这种英制坦克的皮不仅不厚,还很薄。

你还不能怪英国佬偷工减料。人家这种坦克车本来就是用来在城市里搞搞巡逻,防防暴乱的,给警察用正好,要是拿到正规战场上来,不歇菜才怪。

可能是当初大鼻子洋人做广告时随意扩大了效用范围,这才让小日本花了大钱,吃了大亏。

如此说来,违规广告真是要不得啊。

就算再次的步枪,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坦克车是打不进去,但打在上面的子弹却可以反弹。

有的日军陆战队员倒是跟上来了,挤在坦克车旁边或后面还以为很安全,压根没想到从车体上反弹出来的子弹也会伤到自己。

两个小时后,盐泽发现不对劲。坦克车风光不再,进攻也没有了开始的好势头。可是他手上已无多余兵力可用于增援,只好改弦更张,变三路进攻为两路进攻,从撤出的一路上调出兵力,转到另外两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