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6/13页)

单人独骑没有用,刘湘就派了一个旅常驻成都,专门看着成都兵工厂。工厂日夜加班加点,枪弹一下生产线,马上往重庆押运。

成都方面一着急,竟然不惜动用武力制止起运。双方火药味十分浓厚,眼看着扔根火柴就能爆炸,刘湘不得不下令那个旅原样撤回。

正是因为关系太过紧张,前去湖南策动联省自治的熊克武才会答应“援鄂”,认为这样可以便于川军向外扩展,对四川内部的矛盾也能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熊克武要“援鄂”,光靠他的一军不行,必须借助于刘湘的力量。刘湘则认为,以后可以同他争四川的,也就一个熊克武,如果熊克武借去了兵,并在湖北立住了脚,回过头再打他,那岂不是亏大了?

因此,刘湘在同意出兵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即必须由他兼任援鄂总司令。就这个条件,着实难住了熊克武,以致迟疑不决,很晚才拍板下来。川军之所以出兵较晚,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要是“援鄂”之役赢了,就不用多说了,反正有了好处,就看如何分配。偏偏又打败了,虽然后面弄到了个川盐运销湖北的条款,可与当初的目标相比,毕竟只是小头。

这下有得互相埋怨了,一军怪二军无能,二军骂一军软蛋,本来就脆弱不堪的伙伴信赖关系荡然无存。撤退时原来好好的路线也不走了,大家情愿走那种人迹罕至、鸟不生蛋的地方,以免遭到“暗算”。

谨慎是必要的,因为刘湘真的想“暗算”对方。吴佩孚临走时,任命孙传芳为长江上游总司令,常驻宜昌。刘湘派代表与孙传芳协商,双方签订了一份联防密约,大意为,如果孙传芳受攻击,刘湘就拔刀相助,反过来一样,假使刘湘在川中被围攻,孙传芳也不能坐视不顾。

依二军的实力,谁吃饱饭没事做,会去主动惹刘湘。说来说去,他还是想先打别人的主意,具体来说,矛头就是冲着一军去的。

没办法,本来说要矛盾外移的,移来移去没移成,矛盾还扩大了,不打待何时?

为了能够稳操胜券,刘湘的谋士献计,让他以“四川总司令”的身份下令,将一军的一个混成旅以“援陕”的名义调到川省以外,以便分散其兵力。

刘湘依计而行,不料正是这个所谓的“妙计”坏了事。

熊克武意识到对方要出手了。此时他又风闻刘湘与孙传芳秘密联络,并可能已结成同盟。

一军在实力上本就不及二军,再抽去主力旅,孙传芳又搀和进来,一打的话,完全没有胜算啊。

随便换一个人,此刻双腿可能早就发软了,但是“难搞”的熊克武却气定神闲,而且他已把所有算盘珠子都给拨好了。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刘湘,我得让你知道一下,什么叫姜是老的辣。

早在熊克武第一次赶走刘存厚,担任四川督军时,由于驻川的滇黔军带头把持防区,控制税收,导致熊克武收不到什么钱,可那么多军队又都需要发饷,怎么办?只能制定防区制,就地划饷,即你的军队驻扎在哪里,就从哪里的税收里面切出军饷部分,然后照划出给你。

起初是就地划饷,渐渐演变为就地筹饷,各路川军从此各有各的地盘,俨然成为大小诸侯,熊克武和刘湘只是这些诸侯里面最大的两支而已。

熊克武以前当家时,对割据一方的中小诸侯们非常头疼,现在不当家了,他倒一下子对它们起了好感。

因为可以拿来做棋子。

照例,熊克武本人不能出面,出面的是但懋辛。但懋辛一面质问刘湘,为什么要“援陕”,究竟有何根据,一面密告各诸侯,说刘湘志在消灭第一军。

如果诸侯们对此满不在乎的话,他会接着告诉你:连第一军这么大的店面都要被迫关张,你觉得你们那小店面还生存得下去吗?

就是后面这句话,让大伙坐不住了,传言中姓刘的要统一四川,是不是真的啊?

诸侯们纷纷给刘湘发电质疑,刘湘应接不暇,狼狈不堪。

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熊克武和但懋辛暗中捣的鬼。解铃还须系铃人,刘湘只得邀请但懋辛来重庆一叙。

刘湘原先认为但懋辛可能会找这个那个借口,赖着不肯来,就算来,也得摆足架子,给他一个难堪。没想到但懋辛欣然而至,并且说的全都是替他着想的体己话。

但懋辛对刘湘说:“你不要听你身边那些狗头军师的话,以为把我的第一军灭掉,就可以一了百了。你得知道,你可是一省之长,倘若无缘无故出手打第一军,唇亡齿寒,各军必然人人自危,都要同情那被打之人,这样一来你是吃不消的。”

刘湘已经吃不消了。他原先确实只想到第一军是他统一四川的最大障碍,没想到背后障碍还有这么多,哪里是一个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