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苏联合上海防空保卫战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国民党军队从大陆撤往东南沿海岛屿。由于国民党军队保留了完整的空军和基本完整的海军,不断对大陆进行封锁、袭扰和轰炸,使得共产党新政权在东南地区的重建工作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特别是1950年2月国民党空军对上海电力设施的大轰炸,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但是,共产党政权在很短时间内进行了反击,遏止了国民党军队的空袭,并迫使国民党军队从舟山撤军,扭转了东南沿海的战略形势。这个戏剧性的变化,是由于中苏同盟的建立,苏联履行条约中关于军事支援的条款,出动空军部队秘密援助。苏联空军拥有先进战斗机和丰富的作战经验,国民党空军无法与之抗衡。

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当年处于“冷战”的环境下,苏联空军来华属于高度机密,无论是官方报道还是正式出版的著作,对此绝口不提。中国结束“文化大革命”后,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档案的公布,军事历史著作和当事人回忆录的出版,以及上海地方志编修出版,关于这个问题的零星资料,开始浮出水面。但是应该指出,这些资料,都不能使我们完整地了解这个历史过程,特别是其中一些关键的细节。例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全军各单位分头编辑的80卷本《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中,关于此事的电报和回忆录分别散见在《空军》《防空军》等卷中。《上海军事志》和《上海防空志》则从各自涉及的角度,对这段历史做了概要的介绍。但是由于保密的原因,至今没有发表一张苏军在上海期间活动的照片。中央研究机构出版的毛泽东等领导人的电报、传记、年谱,记载了部分中共中央与苏联方面协商的内容。上海档案馆开放了当年的部分历史记录,苏联军人也写出了回忆录。这些资料汇集到一起,我们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对这段历史进行学术的研究,取代以前有关著作中简短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