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使者丢尽了大国颜面(第4/7页)

这场开封保卫战,若是大宋方面眼看要守不住,大金开出这样的条件还情有可原。一个败军之将还敢狮子大开口,显然是摸透了对方态度的缘故。这时,大宋使者若词锋锐利,生死不惧,告诉宗望:今日已不复往日,大金根本没得可能啃下汴京,还有可能陷于各地勤王军的汪洋大海之中,那么,宗望断不敢如此狂妄!

可惜李棁胆小,他战战兢兢接过清单,不敢多说一句。过了好半天才说:“这里还有皇帝赐金万两及酒果。”

宋使退下后,金人都笑之,道:“此乃一妇人女子尔。”

这是大金方面在开战后,第一次接待大宋的国家级代表。他们大致摸清楚了宋的谈判底牌。自此,上上下下都有轻视宋朝之心。另有史料记载,正使李棁虽然窝囊透顶,但那位偶然被选中的副使郑望之,还算尽职尽责。在与萧三宝奴等人斡旋的过程中,多少还做到了据理力争。

他说:“女真本一小国,初以兵马强盛灭契丹,终能以礼义与中国通好,岂不为美?若一向恃强,务欲并吞,非至理。”

三宝奴说:“只是南朝多失信,须要一亲王为人质,此事古亦有之。”说起这个,难不倒饱读诗书的郑望之,他说:“不错,如燕太子丹质于秦是也。然而若以亲王为人质,万一有感风寒而致不测(意为万一病死),此事怕是无益。”

三宝奴又笑道:“北朝向来以兵马所到之处为疆境,今已到汴京,皇子郎君只想划河为界。”

这是不动声色地提出了一个最苛刻的条件。条件涉及了领土问题,郑望之分外谨慎,想了好一会儿才说:“朝廷自来与金国讲好,以燕山为界限,内郡及都城都不设守备,以示不恃强欺弱!若你们皇子必欲以河为界,此乃恃强有所索取。且南朝得北朝地不能守,北朝得南朝地恐怕亦然。此乃人心向背不同,还是朝廷为金国增加岁币为好。”然后,郑望之提出,岁币可增至银三百万两。

这与金国提出的条件相差了一大截,三宝奴不悦,冷笑道:“南朝得北朝地固不能守,北朝得南地岂守不得?古人即有守得者。”郑望之说:“北边种籽落得中原地,成功者唯有拓跋魏(指北魏)。然而自拓跋南侵,据守中原已百年有余,当时的君主,犹如中国之人也。用中国之礼乐、中国之法度、中国之衣服,故中国之人亦安之。今大金岂可以拓跋为比?”

说到最后,三宝奴见郑望之嘴不让人,不禁哈哈大笑,说:“你我各自尽忠尽节,不过,你我为国家能说得成甚事?只是我军许多人马远来,总不成空手回去也。须知大金人马不似南朝健儿逐月有钱粮发。”

郑望之也缓和下来说:“若是讲和,却存旧好,所有贵军,朝廷定会犒劳,但不知有多少人马?”

三宝奴答:“河东国相(即宗翰)二十万,皇子郎君这边三十万。如今讲和,我军便遣人通知河东军,此事朝廷不要迟疑,早早便了。这里许多军,久住必坏了你家人民田禾。”

郑望之说:“ 昨日得圣上的意思,若说及犒军,可许诺银三五百万两,即使此数亦不易出也。”

三宝奴嗯哼一声,说:“金人离家有六七千里,动辄一二年,须是每人得两铤银、一铤金方可!”

郑望之叹道:“太师开得这样大口,又要以河为界,好难商量!”李棁一直在旁,一言未发。回到住处,想想大金的苛刻条件,吓得面如土色。这一夜他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有一位叫韩宣徽的大金官员来看望,作了个揖,说道:“皇子郎君派兵去攻城也。”

郑望之吃惊道:“既是讲和,何又攻城?”

韩宣徽笑道:“且要耀兵。”

之后,宗望才约见宋使,对宋使笑说:“打攻城之兵适才已返回了。”又云:“讲和之事,我派人径直去与朝臣说。”

于是给了萧三宝奴、耶律忠、王汭一封国书和一件不封口的公文,并玉带、玉篦刀、名马各一为礼,叫三人与李棁、郑望之一同入汴京城。那个不封口的文件,就是索要的金银、绸缎、牛马数目。

当晚一更之后,一行人来到福宁殿门,李棁、郑望之入殿具奏。钦宗看了所进的大金国书,才知道大金开出的条件:除了金银牛马外,还要割让三镇(太原、河间、中山),以亲王一名为人质,等金军回军之日送到黄河边,并要宰相一名同往,参与交割地界。交割完毕,宰相可回。

钦宗看了没言语,叫两位使者跟大臣们仔细说明。

听罢汇报后,以李邦彦为首的一帮宰执大为震恐,连夜讨论,最后拿出了意见:割地及亲王为质的条件,全部答应。财物方面,拟在金人所提条件的基础上减半,拿出金八十万两、银二百万两、缎二百万匹;牛羊则按大金的要求给,即牛马五百头、羊一千口。据记载,这个方案主要是出自李邦彦的主意。十一日在崇政殿上朝,钦宗听了宰执们的意见,“默然无所主”。如果采纳了这个意见,初八、初九两日将士们舍命得来的战果,就将毁于一旦。大宋将再次沦入耻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