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平叛乱,伐突厥(第6/14页)

孟氏和李艺一定不会想到,这位李五戒虽然是被太上皇召到京城来的,但却已经被突厥颉利可汗收买了。目标就是李艺。

突厥颉利可汗在李唐皇位更迭之际进攻长安,无奈最后却不得不用“渭水之盟”解决。回到突厥的颉利可汗很是懊恼,也为没能实现自己的野心而遗憾。在经过一番谋划后,决定利用曾经的太子李建成的余部来个里应外合,再次进攻长安。

这里应外合的“里应”由谁来最合适呢?当然是李艺了。颉利可汗在了解到李艺虽被唐太宗重用优待,却依然活在恐慌中,整日惴惴不安时,便打起了他的主意。可要怎么才能让他为自己所用呢?在对李艺及家人做了一番观察和了解后,得知李艺的夫人孟氏与女巫李五戒交往甚密,便重金收买李五戒,让她想办法让李艺叛乱。

女巫师哪里经得起重金的诱惑,很快就答应下来了。于是,在一日,孟氏又来李五戒处时,李五戒突然一把拉住孟氏,仔细端详起她的脸来。

“怎……怎么啦?”孟氏有些惊慌,以为有什么灾难要降临了。

“恭喜夫人!贺喜夫人啊!”李五戒夸张地叫着,夸张地跪地,脸上露出既惊又喜的表情。

“仙姑快快起!”孟氏急忙扶起李五戒,一脸疑惑道,“只是不很明白,仙姑为何恭喜我?我何喜之有?”

“夫人骨相贵不可言,有着母仪天下之相啊!”李五戒起身后,先是假装四下看看,然后轻声对孟氏说。

“什么?母……母仪天下?”孟氏因激动,满脸涨得通红,说话都结巴了。

“正是!看夫人的骨相,贵不可言啊!”李五戒又说。

孟氏先是一喜,接着又一脸愁容道:“唉!我哪有什么母仪天下之相,如今我不求别的,只求夫君能顺顺利利就好。”

“夫人!”李五戒假意惊讶道,“夫人何出此言?”

孟氏又是长叹一声后,这才将李艺担心皇上报复的事说了。

“仙姑一定不知,我家老爷以前是太子(李建成)的人,谁料秦王(李世民)做了皇帝。虽然皇上看似对我家老爷不错,可……可谁知道皇上过些时日会变卦呢?一旦秋后算账,唉!”

孟氏一说到这里,皱着眉,长吁短叹起来。

“这么一说,还真是……”李五戒假意在孟氏脸上又看来看去,突然停下说,“夫人,虽然从夫人的脸上,会看到一丝阴霾,可这阴霾,又都能很快会化解。据本仙姑看,夫人的贵相来自于夫君,且如今贵色已现,虽然夫人的夫君在李唐确实有难,可一旦起兵谋反,必能成事。”

“谋反?”孟氏大惊,不停摇头,“不可以!不可以,这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啊!”

“夫人!”李五戒说,“满门抄斩是谋反失败的事,可夫人的夫君是老天派下来的真命天子,怎么会失败呢?天下不是李家的,而是‘罗’(李艺原姓罗)家的啊,又怎么可能满门抄斩?没人能抄斩天子家啊!”

孟氏一听,心里高兴起来,心想,也许真是如此,如今的皇上,不也是和太上皇起兵谋反才得的天下的吗?

“仙姑,真可成事?”孟氏心有所动,又问。

“肯定能成事!”李五戒说,“本仙姑先恭喜皇后娘娘了。”

李五戒一边说还一边行跪拜礼。这一声“皇后娘娘”,叫得孟氏心花怒放,高兴得找不到北了。

利令智昏的孟氏,完全听信了女巫李五戒的话,当晚就去劝李艺谋反。

“仙姑说了,只要起事,一定成功!”孟氏说。

李艺之前已经接到过突厥颉利可汗的书信,劝他谋反,还说只需他和突厥来个里应外合,便能举事成功。到了那时候,中原便是李艺的天下了。李艺当时看完那封书信后,并没有放在心上。之所以没放在心上,不是他不愿意谋反,而是不相信颉利可汗。可此次孟氏说“仙姑”李五戒都说他帝相已现,他的心也动了。

于是,贞观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正月初七(唐太宗李世民改元贞观在正月初一),自称不愿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的,桀骜不驯的李艺,开始了他的谋反……

(4)

公元627年正月初一,唐太宗改元贞观。16天后,李艺举兵叛乱。

从李艺选择这个时间叛乱来看,用意很明显,如果叛乱成功,做了天子,那么自己就不仅仅是灭了李唐,而且是对唐太宗的莫大讽刺。对唐太宗,李艺很难产生好感,甚至带着恨意。

在实施叛乱之前,为了不让“狡猾”的唐太宗看出端倪,李艺只让夫人孟氏带着孩子去了泾州,其他任何人都没说,即便他那在利州做都督的弟弟李寿都被蒙在鼓里。

李艺等妻儿到了泾州后,这才秘密召来六名亲信,向他们说了自己的计划。也就是说,在他妻儿来泾州之前,知道他要谋反的,只有他的妻子孟氏。因而,当听到他要谋反时,他的几名亲信全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震惊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