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玄武门事变前奏(第6/13页)
李世民怎么可能想到李靖还有后面这些话?顿时怔在了那里,端着茶盅的手抬在半空,竟然不知是该放到唇边,还是该放在桌子上,尴尬之极。慢慢地,他脸和脖子也红了起来。
“殿下!微臣……”
李靖从李世民的表情中意识到自己的话让他难堪了,也无措起来,刚想再做解释,不料又听李世民说:“药师兄!药师兄!莫非我如今的处境,你就一点儿都不同情吗?”
李世民的眼里有震惊,更有失望。
李靖吞咽了口唾沫,心想,既然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出来了,那就不用再顾及什么了,于是连吞吐和犹豫都没有了。
“还望秦王殿下谅解!此事,对微臣来说,真不知道该怎么说?微臣就一外人,怎能掺和到皇室里去呢?再说了,这样的事,掺和的人越多,越容易坏事!”
李靖的这句话一出口,李世民那挺直的背一下子瘫软下去。
李靖有些不忍,又加了一句:“不过殿下放心!对微臣来说,不管谁,即便是陛下来问,微臣也是这番话!”
李世民没再说话,他是真张不开口了。他想发火,可又有什么理由发火?因为人家不答应跟随自己谋反吗?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静静地看着李靖。本以为是水到渠成的事,怎么反倒碰了一鼻子灰呢?他实在想不明白啊!
两个人都不再说话。良久,李世民的脸色才慢慢恢复正常。突然,他哈哈大笑一声说:“早听说药师兄义高志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好!好啊!”
李世民那夸张的笑、意味深长的话,以及那极不协调的动作,都让李靖不安起来。好在,李世民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同时也转移了话题,问起了李靖镇守边疆、突厥进犯的事。
两个强装镇定的人一直都表现得心不在焉,直到李世民起身告辞,李靖才长松一口气。
看着李世民离开的背影,李靖深深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其实他也在担心,担心这越来越紧张的储君位之争,不知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李靖的推辞,让李世民对说服李勣也没有了把握。因为李勣的个性很像李靖。
果然,他随后又去了李勣的府里,用试探李靖的方式试探李勣时,结果却一样。
李世民只好又失望地离开。
曾经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就这么泡了汤。李世民无奈,只好去找舅舅高士廉商量,并把见李靖和李勣的事说了。
“真没想到会是这样,太让人失望了!舅舅,你说他们会不会是看到大郎的势力越来越大,才不愿意助我的吧!”李世民说。
高士廉摇了摇头说:“不像是这样。这二位既有文武才略,也很清高,他们一向追求的是忠义忠君,忠于国家,所以才不愿意陷入皇室的纷争中去。”
李世民的心里好受了一些,点头道:“确实如此。我最后想,我有恩于他们,他们都不愿意跟随我,想必大郎也是收买不了他们的。”
高士廉说:“是呀,这两个人,想必谁都收买不了,一根筋!只忠君!”
李世民苦笑一声,怅然若失,心想,以后若能成事,这二人虽可重用,却也是不能当心腹的……
第七十六节 秦王府:闭门谋划
(6)
离李世民给各位分配任务过去两天了,李世民再次召集高士廉、长孙无忌、侯君集和尉迟恭碰头,谈各自的情况。
李世民虽然拉拢李靖和李勣失败,但其他人却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侯君集说,他召集府兵头目聚过了,他们说,他们早就在等这一天了,还说这段时间以来,大家过得都很窝囊,也都憋着一股劲,想要好好战一场呢,积极性都很高。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也已经悄悄约见过常何了,出乎意料的顺利。尉迟恭还说,他和常何一见如故,没说上几句便结拜了兄弟,常何更爽快地答应愿意为秦王效力。
不过,怎么效力法,别说常何不知道,就连尉迟恭和长孙无忌也不知道。
“我们就让他等消息!”尉迟恭高兴地说完,又疑惑不解道,“殿下,微臣只是不解,这常何虽然很对微臣脾气,也是条汉子,可论本事吧,太一般了,不知殿下特意让微臣和长孙先生找他是……”
尉迟恭还没说完呢,刚刚还疑惑的长孙无忌突然好像全明白了,插话道:“二郎,莫非你是看中了他掌管的玄武门了?”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千万别小看了他,虽然他的本事一般,可他所处的位置不一般!”
尉迟恭没听明白他们说什么,云里雾里的。他看看长孙无忌,又看看李世民,喃喃道:“看中玄武门?那块门有什么可稀罕的?”
“原来,你是想打玄武门的主意啊!”长孙无忌没搭理尉迟恭的嘟哝,提出了新的疑问,“只是,二郎,我们又要怎么借用玄武门为我们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