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机重重(第2/20页)

幸好当时没有收买程咬金,凭程咬金的性格,不知这事会被传成什么样子。自己堂堂一个李唐太子,竟然低声下气要和几个莽汉做布衣之交,不想还被拒绝……这件事对太子李建成的打击,绝对不比秦王李世民被父皇疏远小。

这简直就是羞辱!当初为何就不听那詹事主簿(魏征)的意见呢?李建成无数次想。

对于自己要收买秦王府的人,甚至齐王暗杀尉迟恭,魏征都提出了反对意见。魏征觉得,像李世民这种性格刚烈遇事深沉,且深谋远虑的人,最好不要动他身边的人,不然他会视作是对他的挑衅,弄不好是会出大乱子的。

“不管这些人会不会被太子殿下收买,这么做都会留下隐患!”魏征当时说,“即便他们真的背叛了秦王,太子殿下觉得,秦王会就此算了吗?”

“即便他不算了,又能怎样?”太子李建成觉得魏征的担心有些多余,毫不在乎道,“如今的他,已经不是那被封为天策上将的秦王了!”

魏征却摇摇头。

“俗话说……”

魏征的话没说完,便被李元吉打断了。

“魏大人,你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还会怕了那二郎不成?”李元吉最看不惯的就是魏征,他觉得魏征最大的能耐就是长李世民志气,灭他和李建成的威风。

魏征只是瞟了一眼李元吉,不易觉察地皱了皱眉,他不想和李元吉多解释什么。在魏征眼里,李元吉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纨绔子弟。

“太子殿下!”魏征重新将眼光转向太子李建成,“以微臣之见,若想一劳永逸,最好是除掉……秦王!”

魏征说完后,即刻低下了头。

齐王李元吉听了心里大喜,心想,这魏老儿平素讨厌是讨厌,可在这一点上,倒和他不谋而合。于是忙不迭地说:“大哥!看吧!魏大人都这么说了,我早就说过,这二郎一定要死,这二郎不死,我们就永远无法安心!”

那时的太子李建成依然不愿意走上这一步(自己亲自参与)。他是储君,是名正言顺的未来之君,他不愿意因杀弟而给他的继位染上血腥,留下不光彩的一笔。当然,如果李元吉自己这么做,他肯定不会再阻止。可是,依李元吉一己之力,又根本不可能杀死李世民。

“齐王所言极是!”魏征轻声说,“微臣知道,太子殿下爱才心切,不过此时收买他的属下,但不如先除掉秦王。到时候,他身边的人就会树倒猢狲散,到时候,殿下你还不是看中哪个留哪个吗?”

李元吉又是拍掌迎合,连说他早就这么说了。其实,于李元吉而言,他才不关心李世民身边的那些文臣武将呢,他关心的是李世民的生死。

可是,不管魏征和李元吉怎么说,李建成都不想走出这一步。他觉得除掉李世民完全不必要。李世民如今势单力薄,在父皇那里已经完全失宠,自己又何必做那么血腥的事,让父皇不开心,让天下百姓觉得他缺少仁义道德呢?只要一点点地将秦王府弄散,那李世民死不死又能怎么样呢?已经不足为患了。

魏征当时见太子李建成执意不听他的,很是伤心,也曾私下感叹道:“时到今日,竟然还不知道秦王的为人,真是枉做了这么多年的兄弟啊!”

或许,那时候的太子李建成只是太过自信,自信到不屑做弑弟的事而已。

(2)

不想亲自参与将秦王李世民置于死地!那是太子李建成在收买尉迟恭、段志玄之前的想法,收买他们的失败,以及张亮在大刑面前对秦王李世民的死忠,都让李建成抓狂。

有时候,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嫉恨是会生出杀心来的。因此,当李元吉再次提出“只有二郎死,咱们才能安生时”,李建成第一次沉默了,那沉默也就意味着他被说动了,他要参与到李元吉一直梦寐以求的,杀死李世民的计划中了。

“大哥!不要再犹豫了,不是连那魏征都说了,只有二郎死了,他身边的那些人才会散去吗?才会归附于大哥吗?”

李元吉这次很聪明地抛出了魏征。他知道,李建成正为上次收买秦王府的人没听魏征的意见而后悔。

果然,李建成被戳到了痛处,像是下定决心般地,沉默了一会儿后抬起头来说:“可是……要怎么……怎么才能……才能让……二郎……二郎可没那么好对付!”

毕竟是要向自己的弟弟下手,要将自己的亲弟弟置于死地,李建成内心还是有些挣扎的。

“大哥!我们明着不行,可以来暗的啊!”李元吉兴奋道。

“暗的?来什么暗的?”李建成皱眉道。

虽然太子的书房里安静得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虽然宽敞的书房里只有他们俩兄弟,即便是大着嗓子说话,外面的人也未必能听到,但李元吉还是附在李建成的耳边,悄悄地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