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阋墙(第14/23页)

李元吉本就对自己被热闹排挤在外很不满,再加上酒精作用,一拍桌子道:“比就比!”

结果,李元吉的长槊不仅没能刺到尉迟恭,反而手里的长槊连续三次都被尉迟恭夺了过去。

就是说,武器还没出手,便在对方手里了。这对号称“玩槊无人能敌”的李元吉来说,绝对是种羞辱。可就是这样,李世民还不忘嘲笑他。

“四弟!以后千万别再自称你的槊天下无敌了!”

李元吉当即气得脖子一伸一缩,恨得牙痒痒。

如今,李元吉见李建成又提起夺槊之事,气不打一处出来。

“那黑炭头,不就仗着二郎这靠山吗?总有一天,我会让他跪在我的脚下,磕头求饶的!”

李建成却笑着摇了摇头。

“不!”他说,“此人的本事了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能为我们所用,岂不更好?”

“什么?你想……”

李元吉瞪大眼睛,还没说完,李建成便说:“对!我要这黑炭头听命于我!”

李建成很自信,势在必得。

(9)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商量怎么收买秦王府的猛将时,秦王李世民那曾经热闹非凡、名震长安的天策府已经冷清到了极点。

曾经的十八学士,薛收已经去世,而陆德明、孔颖达也已经被李渊调去修撰《艺文类聚》。姚思廉、盖文达、颜相时、许敬宗、李守素、李玄道、蔡允恭等也奉李渊之命去修撰前史,而那苏世长和于志宁则一直被李渊留用。

总之,李渊总有借口将秦王府里的人调出去,唯朝廷或他用。

很明显,李渊这么做,就是为了分化秦王府的力量,就是为了让他的十七学士(薛收去世)凑不到一起。每每看到曾经的十八学士如今只剩下房玄龄、杜如晦、褚亮和薛元敬四人,李世民的心里就会涌出说不出的悲鸣。

李世民的落寞,让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很担心。于是,他的几个亲信约定,不管是谁,一有时间就去秦王府报到,以便让秦王不会因太冷清而伤感。

这一日晚间,尉迟恭带着随从刚刚从秦王府出来,骑上马拐过街角,准备扬鞭快驰时,一个突然蹿出的黑影拦住了他和随从的马。

突然出现的黑影倒没吓着尉迟恭,却惊吓到了他的坐骑,坐骑先是长长嘶鸣一声,随即扬起四蹄。幸而尉迟恭牢牢地抓住了缰绳,这才没有让那坐骑撞到黑影。

“何人?竟敢拦你尉迟爷爷的路!”尉迟恭大骂道。

此时,随从已经率先跳下了马,一把揪住了来人。来人并没有反抗,更没有惧意,他抬眼看着尉迟恭。尉迟恭也打量着他,发现他中等个子,长得黑黑瘦瘦的,不过,虽然貌不惊人,但尉迟恭还是一眼看出他是习武之人,且身手不凡,像是个江湖中人。

“放开他!”尉迟恭对随从说。

“将军!冒昧打扰!”来人一拱手说,“有人让我给将军送封信!”

“信?”尉迟恭茫然道,“什么信?你爷爷我斗字不识一筐,送劳什子信?有什么事?说!”

“这信里的字,将军一定认识!”来人说着话,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来塞到随从的手里,然后又朝尉迟恭一拱手说,“告辞了!”

尉迟恭还想再问清楚点儿,那人却已经一闪,消失了。尉迟恭一头雾水。

“奶奶的!哪个孙子会给爷爷我写信!奶奶的,江湖人不懂江湖规矩,连名字都不报上来!”尉迟恭嘴里骂着,手却伸向随从,“拿来!回家!”

回到府里后,就着烛光,尉迟恭拆开了信,看到字就犯晕的他直接去看落款。这一看,顿时吓了一跳,那人名他认识,太子李建成。

堂堂李唐太子,为什么要纾尊降贵给自己写信呢?尉迟恭拿着信的手像是被火烧了一下,顿时一缩,信掉在了地上。

“将军!你这是怎么啦!”小妾青梅摆动着腰肢,走了过来,“将军,这是什么?怎么掉地下了呢?”

青梅说着话就要低头去捡,却被尉迟恭的一声“住手”,制止住了。

“出去,出去!”尉迟恭不耐烦地冲青梅挥着手。

青梅正处在受宠阶段,哪里受过这种冷遇,一扭身,呜呜咽咽地跑了出去。尉迟恭又发了一会儿怔后,这才重新捡起地上那封信。

“奶奶的,该不是给爷爷我使绊吧!”尉迟恭又轻声嘀咕了一声后,这才一个字一个字费力地看了起来。

识字不多的他看得很费劲,虽然里面有很多字他都不认识,但大概意思却还是看明白了。信里说,尉迟恭身手了得,特别是使起长槊来,连齐王都不是对手,对于这点,李建成很欣赏,想和尉迟恭交个朋友。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特意令人送了点儿小小的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