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解雁门之围(第5/8页)
原来,在他利刃飞出去,像银龙般飞向目标时,那目标——白色影子身子一侧,灵活地躲开了。
云定兴愣住了,竟然有人能躲过他的飞刀。云定兴玩得最好的就是飞刀了,通常他扔出的飞刀,即使不是刀刀致命,却也能刀刀见血。可这次,他的飞刀却连那白色影子都没碰到,他不禁有些懊恼。此人是谁?是敌是友?一定不会是自己帐中的士卒,如此好身手,他帐中没有,莫非是敌方的密探?起义军还是突厥兵?他的脸上有了愠色,也有了惧色。
“何人在此鬼鬼祟祟?还不快快出来!”他怒呵一声,神色很是紧张。
云定兴那声怒吼,惊动了军帐外正和守卫说话的副将何潘人。何潘人朝这边看了看,随即手持利剑,飞奔过来。
“将军!是小将,小将李世民拜见将军!”
白色身影从树后闪了出来,却不是走过来,而是一个鲤鱼打挺,跃到了云定兴面前,随即倒地便拜。
云定兴不由自主地后退一步,仔细打量起这位身手不凡的不速之客来,只见他身穿白绫衣,头戴青方巾,白面剑眉,英姿飒爽,看模样不会超过十八岁。
“抬起头来!”云定兴的声音没来由的温和起来,他现在正值需要人手的时候,特别是有这么好身手的人。
“你是何人?来此干什么?”他问。
“将军,他就是从河中拾诏书的人!”
不待那少年开口,何潘人已经跑到了云定兴身边,在他气喘吁吁地看了看少年后,对云定兴说。少年也抬起头,微笑地看着云定兴和何潘人,眼神中没有丝毫惊惧。
“不是让你走吗?怎么还没离开?”何潘人冲少年不悦道。
少年不说话,瞟了一眼何潘人后,将目光又停到了云定兴身上。他想,我怎么可能不见这里的首领就离开呢?你以为你不让我见,我就见不到了吗?少年专注而熠熠生辉的眼神让云定兴又是一怔。暗想,如此英武少年,如若好好培养,说不定会是战场上的一员猛将。
就在他张口要问少年多大,要不要投入他帐下时,只听那少年说:“将军是否在为雁门救驾而烦恼?”
云定兴再次一惊,看了眼旁边的何潘人。何潘人没想到少年会说这句话,愣住了。云定兴想发怒,想大喊一声“大胆”,甚至想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无礼的家伙拉出去斩了,可最终没有。此时,他需要人,太需要人了,而且需要有胆识的人。
“说不定这个人可以利用。”他想。
“大胆!你可知道你是在和谁说话吗?还不快滚!”何潘人总算反应过来,怒目圆睁,冲上去几步,照着少年就要挥拳。少年不仅没躲,反而伸出手来,一把擒住了何潘人挥过来的拳头。
何潘人又羞又恼,而那少年则嘴角含笑,仅瞟了他一眼后便又将眼神停在了云定兴身上,似乎在说,将军都没说什么,你一个副将啰唆什么?
云定兴不易觉察地笑了,他想,此人不管是谁,在如今这关键时刻,无疑是可利用的。于是挥手示意何潘人不得造次,还使眼色让他打听这少年来自何处,有什么来头。
何潘人被少年对他的不屑激怒了,恨不得一刀砍了他,但从云定兴的眼神中,他知道这人还有用处,压制住心里的不快和愤怒,将李世民带到他的营帐中,审问起来……
“少年叫李世民,十六岁,是山西抚慰大使李渊的二公子。两年前,他娶了长孙晟的女儿长孙氏。几天前,又在路过汾水河下游时,看到漂浮的木头上绑着信件便拾了起来,看到是陛下被困雁门的求救诏书就送了过来。他还说,据他分析,陛下之所以被困雁门,肯定是突厥设计好的,突厥有备而来,朝廷完全没有准备。如今,被困的陛下的存粮不能维持多久,在那种情况下,敌众我寡,敌弱我强,只有‘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千万不能强攻,一定要智取。”
何潘人一口气将审问李世民的情况汇报给了云定兴。
“对了,他还说他有救驾计策!”何潘人说这里时,笑了。
何潘人是当笑话说给云定兴听的,他不相信李世民有救驾良策。一个南征百战几十年的将军都不知如何是好,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会有什么好办法?因此,他只当是一个将门之子自不量力的胡言乱语。如果不是碍于这小子是李渊之子,是长孙晟之婿,是云定兴想用的人的话,他说不定会将他当成疯子,捆了沉江。
谁料,云定兴听了后却非常高兴,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看着有些面熟,原来是李明公之子啊,还是已故长孙将军之婿!怪不得!怪不得啊!好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看来,这小子《孙子兵法》没少看啊!不简单,真是虎父无犬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