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城破(三)(第2/4页)

“如何?”吕方问道,语音中并无半点催促之意。

薛舍儿放松双手,又重新握紧,如是者三才觉得全身的紧张好了点,也不敢抬头,便盯着自己的鞋尖说道:“大王,若先应允两个条件,小人方敢领命!”

“壮士但说无妨!”

“第一桩,请大王下令入城大军除了把守城门、武库、王府的之外,在晚饭前退出城外!”

吕方点了点头,对身旁的王自生下令道:“传令下去,除殿前右厢各都以外,其余诸军黄昏前退出广陵各门。”

看到吕方这般轻易的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薛舍儿精神不由一振,沉声道:“小人位卑言轻,只怕遇到有人犯了法度,也——”

“某家明白了!”吕方截口打断了薛舍儿的话语,举起右手道:“取我的佩刀来!”吕方接过属下递过来的佩刀,沉声道:“薛壮士,这是某的佩刀,且借你三日,若有人触犯法度的,都指挥使之下可先斩后奏,这样够了吗?”

薛舍儿闻言一愣,赶紧敛衽下拜再三叩首,方才膝行向前,高举双手接过吕方的佩刀,沉声道:“小人敢不尽心竭力,以尽王事!”

吕方颔首笑道:“好!薛壮士你且好生去做。”说到这里,吕方转而肃容道:“十三郎!”一旁的侍立亲兵走出一名年轻校尉,对吕方躬身行礼如仪。

“你且随薛壮士同去,多多看顾些!”吕方自然也不会将这等大事全然交在薛舍儿一个外人手中,他将身边的心腹吕十三郎放置在薛舍儿身旁担任副手一来可以起到监视的作用,二来如果薛舍儿把事情办砸了,就砍了对方的脑袋来祭旗,挽回局面。

薛舍儿自然不会觉得异常,毕竟自己一个刚刚来投的外来分子,吕方这般委以重任已经是超常之举了,身边放上一个亲信也是应有之义。他赶紧长揖为礼谢恩。吕方满脸堆笑道:“好生去做,勿忧不富贵!”

薛舍儿和吕十三郎刚刚下得城楼,便看到王自生快步跑了上城来,脸上满是掩不住的狂喜之色,离吕方还有六七丈便急道:“大王,抓到徐温了!抓到徐温了!”

城楼上众人闻言都不由得喜形于色,毕竟自从年初出兵以来,镇海与淮南两军共十余万男儿在江南大地上征战厮杀,可谓是旌旗如云,樯橹满江,虽然表面上看镇海军连战连胜,势如破竹,但其间的曲折却是不足为外人所知。如今淮南瓦解,广陵城破,连身为淮南节度使,弘农王的杨隆演和杨行密的夫人也落入吕方手中,以吕方为首的镇海军势力就仿佛一轮朝阳升起于东南大地的地平线上,已然打破了整个南方的脆弱的平衡;即使在当时整个中国的势力版图来看,虽然占据了关中、河南、荆襄、淮北大部、青州以及河北南部的后梁朱温无疑还是诸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一个,但在其公开篡位之后,遭到了北方其他诸军阀的共同抗击,其势头已经少衰;更重要的是其大将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因为不满朱温篡位,于天佑三年(906年)十二月以下辖的潞州归降河东李克用,由于潞州位于今天陕西省长治县,自古就是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的交通孔塞,古名上党。本来此地在朱温手中,不但可以屏蔽魏博六州之地,确保河南河北的腹心之地;而且此地是与晋阳相距密迩,朱温数次围攻晋阳都是以此地为出发基地。李克用兵不血刃获得了这个战略要地,大大的改善了自身的战略地位,大可居高临下转守为攻,如此一来,压力大增的朱温自然也没有多少余暇来干涉南方的事情了。这对于如日方升的吕方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将此番讨伐的目标徐温消灭掉,否则若是让这个深悉淮南内情的枭雄逃到朱温那里去,以朱温过去的作风,定然会将这张牌用的十足,做出一个好套子来吕方来钻,这可不是吕方愿意看到的。如今百事顺遂,徐温已经被生擒,也由不得吕方不喜。

“当真?”吕方不由得站起身来,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急切的神色:“那厮在何处?押送过来了吗?”

“殿前右厢第三指挥一个宣节校尉将那厮围在周隐故宅后院的一个小湖中。”王自生险些一口气接不上来,连喘了几口气才继续说道:“那厮说要大王去见他,否则便自刎,那校尉不敢专断,便一面紧紧包围着,一面遣人急报过来,请求指示!”

“哦?”吕方饶有兴致地笑了笑,对诸将打趣道:“想不到这个时候那厮还有心情要见某家!”

“天颜岂可轻见?”一旁的朱瑾不轻不重地拍了吕方马屁,笑道:“这厮诡计多端,只怕有什么对大王不利的图谋,让某家去取了这厮首级回来便是!”这朱瑾与徐温早已结下了死仇,唯恐吕方爱惜徐温才智,饶他不杀,反倒给自己留下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