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实习相爷的那些事(第2/3页)

但唯独把蔡京嫡系的成德军“名誉头衔”给了赵偲,这是很明显的政治信号,蔡京看好这家人,抬举这家人。

大宋的节度使是名誉,成德军实际主将是“知军”,但尽管是名誉,也会透露出非常多的政治信号,譬如赵桓的名誉是开封府,那就是基本默认的太子了。

现在林摅的侄子赵偲“名誉蔡京的成德军”,这是代表林摅要重新被启用为重臣的政治信号。

“小高你当然知道,在大宋传统的氛围中,最显眼的政绩是外交,是对辽出使。现在你知道林摅将以什么方被启用了吗?”刘青菁笑道。

高方平道:“一群疯狗,谁都想出使辽国浑水摸鱼,就像当时西北战事一起,皇帝启用我北方都转运使的第一时间,一群权贵的走狗犹如苍蝇一样送来名册。此番包括娘娘您,也开始灌米汤给我,让我带刘正夫出使?可你似乎弄错了,此番童贯是主使,没我什么事。”

“哼哼,本宫就是不信你没办法呢。是的,这就是本宫此番叫你来的目的,本宫和林太妃不怎么对付,和那个赵偲也不对付。林摅如果崛起太明显,对我刘家风头有影响,也会影响你的办学大计,相反刘正夫、他会成为你将来政治上的助力。”刘青菁道。

老刘所指的崛起明显,意思是,林摅一般情况只能平调进京,那么职务就会有限。甚至会略微降级回京。但若特殊情况,林摅跟随出使归来,不用有任何实际利益,只要辽国外交口评价一句“宋使懂事”,那就是鸡犬升天的局面,林摅必然依靠进士及第血统被重用。

此番要得到辽国的好评那是必然的,因为高方平和辽国大能萧的里底的“特殊关系”,辽国一定给五星好评而不是差评。

犹如后世淘宝上的好评极其重要、会被记录一样,大宋也差不多,这些都会被吏部归档的重要东西,宗泽那种老油条不在乎这些,但想升官有理想,在乎名声的这些文青们,是很在乎的好评的。

所以不奇怪,辽国就是这个时代的差评师。

这个时代他们拳头大,宋国和西夏的人要想被“首页推广”,就得把辽国政客伺候好、给予贿赂。上次高方平私人掏钱大肆贿赂萧的里底,人家萧的里底不是收钱不认账的高方平,是讲义气有节操的人。

“贵圈真乱,不出意外的话,越王偲现在已在高府等着见我了。”高方平尴尬的道。

刘青菁耸耸肩:“然而这些事它真是一个相公要面对的东西,你将来要崛起,就需要走这步,建立属于你的班底。本宫不说你也心里也比谁都清楚,现在空余出来的尚书和侍郎职务,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所以现在有天大一群人鲨鱼处于活跃期。”

这还真是相爷要面对的事。

王祖道倒台后刑部空缺了。而当时的时彦病逝后,吏部天官一直空缺,是张商英以左侍郎身份主持工作。陶节夫倒下后,张叔夜明显要全力接手枢密院,他政府职务一退,就空缺两个:中书侍郎。户部尚书。

是的这两个职务张叔夜必须交出来,这是大宋规矩。枢密使原则不再加任其他职务,只有国战时刻,会有宰相同时兼任枢密使的例子。也就是说,老张现在的官衔级别,要在枢密使基础上兼任职务,只能是“门下侍郎”而不能是其他。

蔡京要兼任职务,也只能是枢密使而不能是其他实缺。这就是大宋的规矩。

至于宰相和枢密使之下的人,可以一身兼任多职,譬如现在高方平到底有多少个职务,不去吏部调档案的话高方平自己都记不得,有判匠作监事,皇家造船厂总管,中书侍郎,北方都转运使,大名府知府,北京留守。

凭借这些职务,现在高方平的俸禄大宋第二,仅次于张叔夜。当然很快就会比张叔夜高了,老张估计要哭瞎,他只任职枢密使的话工资会少一大截。

六个部委里面,三个尚书或者侍郎空缺。于是为了这份蛋糕,在这个即将出使辽国之际大家都跳出来了。

何执中的位置不出意外也要调整,老蔡却对他有心病,所以占据两个职务的何执中,无论如何会利用此番的局面撸走一个,要不就留下尚书右丞,要不就是兵部尚书。

这么一算起来,四个尚书或者侍郎职务等待着腾挪。

蔡卞废了,他当时不搞老蔡的话,老蔡会利用这个机会算他“面壁结束而重新启用”,可惜蔡卞朱勔当时反老蔡,然而看似残血的老蔡,现在又被高方平奶满了。

变数最大的是吏部。

理论说时彦死了几年,张商英一直主持工作早该“去掉代理头衔”,可惜他整天骂老蔡。所谓不做不死,万年老二张商英是做定了,蔡京在一天都不会让他升职尚书。反而会再弄个尚书在他头上,虽然派去后会被张商英强势架空,仍旧是张商英主持工作,但就是要在名誉上恶心他张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