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进入(第2/2页)

对于一名曾经有所复杂的过往和经历的他来说,清远镇的条件不怎么样,但远离权力中枢又拥有交通便利和相对的人员流动性,却是最适合他这样的人,隐姓埋名终其一生的地方。

起码是作为一名老军户,含饴弄孙的老死在靠椅上,或是儿女环绕下咽气在床头,但是清远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打断了他最后一点苟活残喘下去的景愿和奢望。

他倒是宁愿自己没有被人找到,也不必面对某种抉择,事实上,他很怀疑厅里那些蛀虫,是这么在满是尘灰的故纸堆里,找到自己记录的。

然后急吼吼的找上门来,威逼利诱的开出一大堆条件,只要他能够在关键时刻,稍微牺牲一下,就能够过往一笔勾销,得到崇高的荣誉和地位,以及青史留名之类的。

可以预期,只要进了广府,天晓得这些家伙,病急乱投医还会开始什么样的条件。

可是,这些对他还有意义么。

只是从小刻在骨子的使命和职责的残余,日常生活熟悉的人和事物,所留下种种刻骨铭心,反复交织在一起,让他格外矛盾而困惑。

……

在一片和风轻浪的摇曳中,我们乘坐的海船,也抵达了番禹老港。

这次却是意外多亏了宇文萝萝的能量,所谓白银一族,不但拥有遍及东海道各大口岸的商社和代理人,以及往来的船队,在日常咨询的收集上,也比别人更有优势。

这次我们就是借助了宇文家,正好停留在陆丰碣石湾等待季风的船队,通过简单厉害交涉,将我们一行和这部偶遇的海兵队,以赴援的名义,送到数百里外的广府。

这就是广州啊,我曾经的第二故乡,我一边心潮澎湃的感叹着,一边呼吸着有些过于温暖湿润的空气,感受着哪怕是春季也有些过于灼热的阳光。

事实上,最先出现在陆地线上的,是港口和山丘上,林立的灯塔和望楼。

甚至还有一座硕大的机械钟塔,在蒙蒙的海潮和雾气彻底散去后,就可以看到它巨大的金边和灰白色面板上黑色指针和刻度。

反射着熠熠生辉的阳光,从缓缓的四面开窗的塔身中,发出某种类似寺院撞钟的嗡鸣声……

只是当船靠港的时候,就多少可以感受到一些清远兵变带来的端倪。

虽然这里依旧是船幅如云的天下大港,南方屈指可数的数大口岸之一,但这里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充斥着一种惶惶然的情绪。

从被封锁和戒严的港湾,零星是不是想逃到对岸的海南本岛去避难,却被拦下来的民船。以及哪些很有些风声鹤唳,却忍不住跑出来探头探脑看热闹的军民百姓身上。

在一片侧目中,我们带着俘虏和战利品,登上了广府外围的土地。

“需要委屈一下了阿姐,和你的人……”

我对着身后的人影。

“让他们且做一回,我的扈从……”

“理所当然的……”

陈夫人轻轻晃动遮住头脸的帏帽回答道。

“现在我要借助你的身份作为掩护了。”

事实上从番禹外港,到位于广府下城的番禹内港,还有十多里的距离,被各种林立兹比,光怪陆离的建筑和设施占得满满的。

露天高架的龙骨和半遮蔽式的干船坞,看起来格外狭促的连片工坊,散发出刺鼻异味和嘈杂喧嚣声。

木质包铁的轨道上,畜力拉动的一连串货车,沿着路中间小跑而过,污水横流的沟渠与坑坑洼洼的地面,蜷缩在阴影中等待生计的人群,被笼罩在烟气和尘霭中的各色店家和铺子。

很有些风帆到蒸汽时代过渡的工业革命初期伦敦城,的某种错位即视感。

但依照我初步的所见所闻,至少地方日常的基本秩序还在,这也意味着广府的控制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或者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