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闲停(第2/3页)

“这倒也没有什么,我已经有所安排了……”

短暂的会面结束之后,我又去探望了那些养伤的同伴们,其实距离我们并不会太远。

韩良臣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似乎没有从某种失落中走出来,将他那副刀仗行头擦拭的崭亮,就成了她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而身体还没法大动的伯符,却已经开始毛手毛脚调戏给他换药喂食的侍女了,不得不让人感叹他小强一样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崔屠子似乎已经振作起来,决定死心塌地的效忠我这个主家,唯一的条件给再找一个女人给自己生养后代;钱水宁因为过度脱力和筋骨多处扭伤,只能一副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对我表示感极之情;燕九儿还是那么一副不苟言语的模样。

不过我可以感觉到,经过这段经历后,我在他们心中的声望值,至少上升到尊敬和亲善之间。

待我回到自己居住的院落的时候,却看见已经有人在等着我,见我过来齐齐低声招呼,领头的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军士。

他穿着代表低级武官的半身鳞铠,没有戴盔,而是一顶交翅软帽。

“小人风卷旗,东南行司福州制置厅下虞候,奉总管府之命带队前来听效……”

我心中柮定,这就是指给我的护卫么。

“标下一行共计两火,十五人……”

他再开口道。

“还请林参军示下……”

“林参军?……”

我愣了一下。

“正是,行司已经追发公文,委任您为行后路制置下,从八品参军事。”

他恭敬的解释道。

“一应冠带印信,我们等已经随行携来,只等参军点收了……”

我心道,陈夫人还真是眼疾手快啊,这么快就给我弄个官身出来,未尝没有笼络和变相套牢之意啊。

参军是个很广泛的职位,下到普通的县下军府,上到开府建幕的元帅、总管、大镇节度,都有类似的设置,可谓是相当用途灵活的职位了。小可用来荫补挂名吃官粮做米虫,大可参赞军机要务,甚至指名参加幕议。

再加上这个后路制置麾下的名义,按照泰兴改新以来军制演变的故例,一路招讨或是总管、节度大军,一般都要分置前后左右中五军,各自职能配属各不相同。

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充当指挥中枢、掌握诸多参佐谋划附属机构和预备队的中军本阵;最精锐的则是负责攻坚拔锐,为大军开拓进攻方向的前军;而左右军则多数是兵种构成不同的主战部队;到了后军,则是沦为专门的后勤输送和民夫征调管理,战地修造器械和营建工程的大杂烩。

因此给我弄到这个后军名头,也算是颇为用心了,让我们就算什么事都不做,也可以没有风险和压力的当一个优养的闲人。

“参军以数十伤残疲弱之辈,大破数百贼人……”

他一脸仰慕和神往的表情。

“卑下恨不得能跻身当时,见证参军纵横破贼的英姿啊……”

好吧,仅仅是几百人而已,至少他们没有给我过度吹嘘,这样我就算变成三头六臂也不够杀的。

出了这档子事,有没办法让当事人闭嘴什么,难为地方官府和守臣,只能拼命吹嘘贼人的强大,来减轻自己处置不力,或者说缺少作为的尴尬和责任了。

而作为当事人相关的东南行司,也要大张旗鼓宣扬此事,比如强调某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之举,以塑造某种舆论形象,来冲淡总管夫人遇袭的负面影响,也不难理解了。

这个参军的身份,估计还只是个前戏而已。

随即我就籍着这个由头和他攀谈起来,她也算可以巴结着知无不尽,让我得到了此事外界很多有用的消息。

比如虽然陈夫人安全迎回来,但是还是有人要为此负责,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比如某位已经确定要回家吃老米饭的经略使,以及底下的长史、司马、别驾、判官乃至捕盗吏在内的一大批人,收到各种不同形式的牵连……这还是台面上的,内里不知道还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和妥协,才能让某人消气,或者放弃提兵前来亲自围剿这些,胆大妄为之徒的理由。

这位陈夫人背后的权势熏天,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因为这个发生在湖州和杭州的交界处,让剩下的人多了许多扯皮的理由,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原本甚没存在感的太湖水贼,突然大出袭掠,延边数州官府都是疲于奔命,再加上各自据守的协调不力,居然被水贼打破焚掠了两座县城,以及数目不等的市镇村邑。

若不是出了陈夫人遇袭这档事,估计这些太湖水贼的嚣张炽烈,就是等地一等一的大事了。不过现在他们也只能暂且放下这些治下民生攸关的事情,动用全部力量和资源,做出一副义愤填膺,马不停蹄全力奔走追查的模样来,好抱住自己的权位和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