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第2/14页)

两人见面后,彼此又介绍了随行的将佐幕僚。守城的禁军将领如何灌、何庆彦、姚友仲等都出身西军,何庆彦还是种师道的直属部下,对种师道之来,久在盼望之中,一旦见了面,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地。种师道手下的主要将佐,李纲过去虽未见过面,却多曾听说他们的名声,今天都能相见了,十分高兴,不免要说些久慕英名一类的话。然后动问:“如何不见令弟小种经略相公?”

“舍弟统率后军续进,估计还须旬日才得到京。”

李纲又问起刘锜和赵隆,种师道也都一一作答。

双方见礼毕,种师道调拨人马,让杨可胜率领一部泾原军的精锐,驻扎在城外金明池、琼林苑一带,与城内的守军形成掎角之势。种师道亲统大军入城。

按照李纲建议,大军入城后,要在东京城内和城头上各巡行一周以安定民心、鼓舞士气、威慑敌军。这项建议,深合机宜,种师道完全同意。他们商量出一个大军入城的隆重仪式。除杨可胜所部外,七万多名勤王军全部参加这个仪式。一面绣着“种”字的大旗前导,擎旗的旗手缓缓而进,西军各将领翼护在两侧,也乘骑缓行。队伍中间一乘露顶的肩舆内坐着统帅种师道。他神气威严,态度从容,不断向夹道欢呼的东京军民颔首为礼,还不时举起手来向观众招呼致意,好像与他们非常熟悉。在他们后面才是兵甲鲜明、步伐整齐的七万名步骑军。东京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样一支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大部队。他们奔走相告:“老种经略相公十万勤王军来到,东京城可保无虞了。”

这一天直接看见种师道,或者受到他的注目、向他举手为礼的军民,固然感到无上光荣;即使挤在人丛背后,看不见种师道本人,只看到擎着大旗的旗手和抬着肩舆的舆夫,也同样感到非常兴奋。似乎依靠种师道的一道眼光、一个动作、一乘肩舆、一面大旗,就可以在百万东京人民的心里建造起一道坚固的长城。并不是种师道的容貌、动作有什么特别过人之处,也并非他的大旗、肩舆会产生什么神奇的作用,而是他的威名早已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来。他是大家公认的救星、福星。有了种师道,东京就得救了,东京人民就有福了。

勤王军的来到,不但鼓舞士气,安定人心,也确实起到威慑敌军的作用。这几天金使王汭来到朝廷勒索“犒设之费”。他仗着斡离不之威,咆哮朝堂,斥骂宰相,对渊圣本人也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威胁说:“赵官家,你手下人行事如此怠慢,惹得太子郎君性起,攻破城门,鸡犬不留,玉石俱焚,那时悔之晚矣!”今天王汭听说种师道带着十万勤王军来到,居然在金殿上向渊圣皇帝跪着磕了一个从来没有磕过的响头。后来渊圣接见种师道时,得意地说:“彼特为卿屈膝耳!”

2

东京人民兴高采烈地欢迎种师道进城之时,正是主和的大臣们愁眉不展、如丧考妣之日。他们认为西军之来,特别是统帅种师道、大将姚平仲等入城,目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要破坏和议,从他们手里劫取一场富贵而已。

他们非要给种师道来个下马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不可。

种师道刚从肩舆下来,走进政事堂,坐席未暖,李邦彦已将敕旨一道付与他观看。敕书上写得明白:“金人和议已定,再敢言战者朕必重责之。”

敕书倒也不假。日前郑望之、李棁等带回斡离不的“事目”,渊圣认为和议有望,在李邦彦的怂恿下,糊里糊涂地下了这道敕书。后来李纲战胜,形势好转,而金人要求的金银又开价太大,实在无法凑齐,渊圣的意思又改变了,转而主战,一再命令李邦彦缴上这道敕书。李邦彦拒不从命,视敕书为法宝,拿来压制主战派。

敕书虽然不假,老练的种师道却不会轻易就被吓倒。他和李纲在城厢交谈了一回,后来又与统制官吴革略谈数语,对朝廷内主战、主和两大派的情况已了然于胸,心中先有了一个底。后来李邦彦、李纲引导他陛见渊圣时,他明确表示道:“京城周围八十里,金人充其量不过十万人,如何围得拢来?京城高数十丈,民兵百万,金人如何攻得破?我若于城上扎寨,城下严拒守,以待续来的勤王之师,不过旬日,大军云集,虏自困矣!”

种师道要言不烦地分析了当前形势和双方的兵力后,就在官家面前发出了豪言壮语说:“臣在此,陛下不须忧也!”这大大地安了渊圣的心。

过去几天中,渊圣虽也逐渐倾向于战,但在主战、备战的同时又不敢废和。金银仍然在“簇合”中,金人催促“犒设”的使者仍在朝堂责难、咆哮,金银“簇合”得积有一定成数时就陆续往金营送去。双方信使往来不绝。在渊圣的主观想象中,主战仍不废议和,以备万一战败时,还可以留条后路与金人妥协,却不知道正因为朝廷尚在谋和,战志不坚,蛊惑了人心,反而会导致战守的失利。渊圣的脚踏两只船正好反映了他对战胜的信心不足。这一方面固然因为主和的宰相、内侍、宫人们日夕在他耳朵边聒噪,时作耸人听闻的危言,使他六神无主;一方面也因为京师的防御力量薄弱,李纲忠义有余,毕竟缺少战争经验,心里不太踏实。如今有了种师道这根主心骨,又有了勤王军成为他的王牌,他的胆子壮起来了,决定要停送金银,开城一战,当殿就拜种师道为签书枢密院事,充河北、河东京畿宣抚使,派姚平仲为宣抚司都统制。一应西兵及四方勤王之师并隶宣抚司统属,俟机出击。除拜之际,还向种师道明确表示:“破贼之事,朕一以委卿!”这句话说得亮堂堂的十分威势,不像过去那样唧唧哝哝、吞吞吐吐。这是渊圣支持主战派最积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