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2/4页)

第二天,香港回到努乌阿努大街尽头那间历经风雨的老屋,手里拿着精心准备的材料。他一张一张地翻着那些玉珍看不明白的文件,把所有背着巨额亏损的公司一一指出来:一家酿酒厂,一家计程车公司,一间烘焙连锁店,几座破旧的商业大楼,还有几间铺子。现在,玉珍身上那种永恒的欲望又势不可当地冒了出来,香港每指出一项,她便简单地说:“这家公司有多少土地是可供继承者随意处置的产业?”如果香港说这家公司自己没有土地,她便嗤之以鼻地哼一声说:“去掉这个。有土地比能抵消亏损更好。”到了最后,姬家准备购买的公司名单只包括亏损数额巨大、同时又拥有大量土地的几家。

当玉珍听到香港的第二份名单的时候——就是那些预备盘出去,好购置新产业的公司清单——她不悦地发现,自己将失去最大的几家公司,她盘算着其中的原因。玉珍用刺耳的声音怫然说道:“这份名单不错,香港。”

香港笑了笑,快人快语地说:“这样的话,我认为最好卖掉旧产业。”

“如果我没听错的话,”玉珍轻声慢语地说了下去,“里面没提到咱们现在待着的这块地方也要卖掉。”

香港有些尴尬地看着儿子艾迪,两人都没有开口,于是玉珍接着说:“当然了,如果我们需要钱去进行新的投资,那么就应该首先卖掉这块芋头地,包括上面的一切产业。你们没有想到吗?”

香港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勇气,说:“我们当然想过,五洲姨娘。但我们觉得这块土地对您来说太珍贵了。我们在您有生之年不能卖掉它。”

“谢谢你们,香港。”老奶奶答道,点着干枯灰白的脑袋,“但在我看来,这个卖掉旧产业的主意有一个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我们不仅能挣钱,还能够打进不少新的行业。我们得大干一场,绝不能容忍懒惰,不许养膘。”她把双手叠起来,朝着两个聪明的男人笑了笑,接着说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香港,每一个固守祖宗产业不放的华人家庭,到了最后什么都没剩下?”

“但你总是教育我们:‘别把土地卖掉!’”香港争辩。

“啊,没错!”玉珍赞同,“但不要死抱着同一块地不放。”然后她又说,“旧的土地和旧的观念必须不断地被取代。”

一个新的思想被注入了这间房间,这是一种变革的、锐意进取的观念。有好一会儿,香港父子俩都思考着老奶奶为这个庞大家族制订的规划,他们的家族总是频繁地改变,并竭力从中获利。沉默被玉珍打破了,她说:“所以咱们必须卖掉这块珍贵的土地,香港,在沽出清单上,把它列在头一项。”

“我们会卖掉这块地,”香港静静地说,“但咱们把老房子多保留一段时间。我没法想象您住在其他地方。”

“谢谢你,我忠实的孙子,”玉珍答道,说完,她轻快地补充了一句,“所以,我们必须从今天开始教比尔如何经营酿酒厂。山姆必须学习如何从烘焙业赚钱,我还想让汤姆开始学习如何给老房子进行一番改造。”她提出一些建议,他们将要买下的每一份产业都将被改造成赚钱的行业,她警告他们说,“香港,你必须想仔细了,以确保咱们只买进最上等的土地。艾迪,你得编排出最好的商业程序把一切行动组织起来。我指望你们俩看着每一步棋。”这场会议接近尾声时,年迈的女教主说,“看着一个家族大胆地向着新的产业进军,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啊。你们会为这一天自豪的。但是记住,香港,你买进的时候一定要十分机密,一下子全给买下来。买进时记住,总要比那些卖主希望的价格高上那么一点点。当大家全都明白你的用意的时候,也不会有人觉得他受了骗。”她顿了顿,又说,“别高出太多。”

三个星期过去了,在堡垒集团的一次会议上,爱虚张声势的休利特・詹德思笑着说:“要不是听从古老的传教士禁酒规定,我就派人去找地方买酒来喝啦。”

“有好消息?”约翰・惠普尔・霍克斯沃斯问道。

“最棒的消息。终于想到办法来摆脱那个酿酒厂了。这简直是一块里程碑。我那圣母般的祖母有一次曾经对我说——其实她已经告诉我一百次了——‘黑尔家涉足酿酒业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她说得对极了。”

“卖了个好价钱?”霍克斯沃斯・黑尔问道。

“比我预期的还要高出三万五千块,”詹德思答道,“自从姬香港买下格里高利公司租约那一次之后,我就一直想找机会给他找个麻烦。”

“你说香港?”

“是的,他这一次可是失手了。没有人能从那家酿酒厂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