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8页)

“商人大街,国王大街,旅馆大街。”医生告诉他们。他离开宽阔的努乌阿努大街,拐进了堡垒商人大街的街角,给两个华人看J&W商店。“这是我工作的地方。”他说,两个仆人赞叹不已,医生又拿起几匹深色布料递给玉珍,两人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最后,他来到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宽阔大街,为了向大不列颠致敬,这条街被命名为布列塔尼亚大街。医生教两个华人说这个重要的名字,告诉他们,他们正站在努乌阿努和布列塔尼亚大街的拐角,两个人听懂了。随后,医生指着一圈气派的护栏,里面围着一座大宅子,坐落在海湾的西边角落里。他跟两个人说清楚这个位置之后,医生打开了大门说:“这是我家。”

三个说着三种不同语言的人都露出了微笑。两个华人看着惠普尔的府邸,不禁肃然起敬。宅子坐落于三英亩土地的中央,地下是大块的珊瑚礁。这是一座巨大的木质单层建筑物,外面环绕着一圈十分宽大的门廊。内部所有的房间都因此而十分幽暗凉爽。每个房间均可直接走到环廊上。珊瑚礁地基上覆盖着茂盛绚烂的巴豆属植物,这是H&H公司的一位船长最近引进到夏威夷的,这些植物能长出巨大的彩色叶片,在雨中或日光下发出七色的光芒,将整片大宅包裹在热带美景之中。

惠普尔医生喊了一句,他的妻子便从前门走了出来,那是一位矮小的新英格兰妇女,满头白发,身上套着一件围裙。她急匆匆地穿过环廊走上草地,冲着两个华人伸出了手。“这是我太太。”惠普尔医生郑重地介绍道,“这是厨师姬满基,还有帮佣姬太太。”满基夫妇各鞠了一躬。惠普尔太太说:“我领你们到新的住处去。”说完,她向两人示意惠普尔家的餐厅在这座大木屋的后面,那里还有一条隐蔽的通道可以通向外面的厨房,所有的菜肴都在那里烹饪。还有另一条通道,尽头是一座小木屋,这就是姬满基夫妇的住处。她推开房门,两人眼前出现了一间紧凑干净的小房间,是惠普尔太太那天早晨亲自打扫的。从这间房间可以通向另一间,两人站在那里不知说什么好。这时运货马车也已经到了,里面放着两人的行李,还有一些干粮、用具和铺盖。

“那些都是给你们的。”惠普尔太太热情地说,拉起了玉珍的手,领她走到那些箱子跟前。那天下午,休利特家的一个女人问:“阿曼达,你的中国仆人听不懂你说话,他们怎么能学会做饭呢?”

“他们会学会的。”阿曼达斩钉截铁地说,她和丈夫同样拥有新英格兰地区的坚定信仰,认为人类都拥有智慧。在受雇的头四个礼拜里,满基夫妇一直在接受培训。身材娇小的阿曼达・惠普尔早晨五点钟就起床教满基学习美式烹调,满基的聪明令她大为赞赏,不过他那执拗的性格也令她大伤脑筋。比如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每个礼拜五,阿曼达都会循例做些自家的酵母。头两个礼拜五,满基在一旁观摩,学习这种美式烹饪中的基本操作。他看着阿曼达把马铃薯放在一个古董级的石头罐子里碾碎,加上一点盐、大量的糖,然后倒进沸水,等全部材料冷却后,她郑重其事地往里放进两餐匙上礼拜五做好的已经发酵的酵母,这样就可以做出更多的酵母。阿曼达用这样的方法将自家酵母的活性整整延续了四十三年,每次人家赞美她的厨艺,她便归功于这种秘法。因此,在满基到她家来的第三个礼拜,当她怀着神圣、激动的心情走进厨房,却发现石头罐子里已经盛满酵母,连下周要用的都做好了后,阿曼达不禁骇然。

阿曼达的眼泪都快涌出来了,她冲满基大喊大叫。满基耐着性子听她嚷嚷了几分钟,结果自己也勃然大怒起来。他在厨房里甩着大辫子四处乱走,嘴里喊着,做酵母这种事就连傻瓜都只消一个礼拜就能学会。他一直竭力忍让,才学了两个礼拜。现在他要阿曼达滚出厨房。阿曼达一点都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还在继续为那些浪费了的酵母痛心。满基干脆使劲儿拽住她的胳膊,把她推到了外面的草坪上。

礼拜一早晨,新做的酵母依然鲜美如常,阿曼达只好像个哲人似的安慰自己:“口味依然,唯其由他人的双手奉上。”她蓦然觉得,自己已经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了。

同样让满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美国人竟然如此能吃。那些让胃口极好的白人甘之如饴的食物,常常令他反胃作呕。惠普尔家的正餐一般在一天之中最热的正午时分开始,有鱼肉杂烩羹、烤牛肉配约克夏布丁、肥火腿煨卷心菜加奶油、可口的芋头开胃饼干蘸黄油、土豆泥、糖渍山药、腌芒果、浇上厚厚一层酱料的鳄梨沙拉、法式面包配番石榴果冻和肥厚的香蕉派,餐后再来一杯奶油咖啡,抽上几支雪茄。要是有客人,还要再加上几盘蔬菜和法国白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