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极好的(第4/6页)

这一烦恼解除后,她又想起贾环的事,道:“如今皇帝和咸福宫里的那位太孙冰冰冷冷,南边甄家,还想嫁女吗?”

贾环闻言,脸上笑容一凝,叹息了声,道:“不好说啊……”

……

荣国府,荣庆堂。

贾母正与堂下几个衣量考究的婆子说着闲话。

问了奉圣夫人的身子安康,又问了江南的风光。

贾家,当初在金陵也住过好些年,颇为怀念。

只是,看这四个婆子虽然对答得礼,但眉眼间,却总有些焦躁之意。

贾母见之生奇,但心里一想,却也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

太上皇驾崩后,江南甄家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当年夺嫡之惨烈,贾母是有所耳闻的。

甄家,之前一直站在废太子一列,后来又站在忠顺亲王一边。

这样的人家,寻常的小罪名通常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唯有一点,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就是站队。

站对了,家族富贵可期。

站错了,败家也只在一夕之间。

有太上皇在,甄家有奉圣夫人的隆恩在,自然无所忌惮。

即便站错了,下家依旧要拼命的拉拢他们。

可太上皇如今不在了,后患也就渐渐引发了……

连贾母都知道,当初甄家对如今这位皇帝,不冷不热的态度……

不过,一时半会应当还是无事的。

只要奉圣夫人在一日,甄家的体面,隆正帝总还要给的。

毕竟,没有奉圣夫人,就没有太上皇,也就没有今日之隆正帝。

又说笑了一会儿,贾母见贾环久久不来,就将贾宝玉唤来,见通家之好的外客。

贾宝玉在人前对答颇为知礼,难得被人赞了又赞……

又有婆子奇道,贾家这位宝玉,竟和甄家那位宝玉长的一模一样。

令人称奇。

贾母笑言,大家子的公子,多是白白净净,长的好的,看起来也就差不多。

唯有贾宝玉上了心。

待回去后,还做了一梦,这是后话……

待贾宝玉离去后,为首的一婆子就问起了其可有说亲?

得知没有后,就说起了甄家的二小姐,如何知礼,如何孝顺恭敬。

论模样,论女红,都是一等一的赞……

贾母闻言,哪里不知其意,也动了心思。

甄家虽然日后怕要危难,但也要看具体情况。

如果,宫里那位仍让甄家那位四姐儿嫁入宫中,为太子妃。

那么,结果究竟怎样,还要两说。

甄家和贾家是世交,若他家二姑娘真有那么好,也不是不可以……

且再看看吧……

贾母正思量间,就听外面传来报门声:“三爷来啦!”

众人齐齐转头朝后看去,尤其是甄家那四个婆子,想看看,前些年才见过的那位笑话百出的不知礼少年,到底成长成了何等的天人之姿。

将原本远不如甄家兴旺的贾家,带成了如今这般生发模样,竟成了甄家的倚仗……

未几,就见一个高大的少年,大步走入。

丝毫不像寻常读书大家子那般,行走时讲究温润如玉。

此人倒像是一个雄赳赳的大将军,龙骧虎步,极有气势。

不过想想,可不就是一个大将军吗?

满屋子的仆婢福下给贾环行礼,那四位婆子亦是屈膝一福,给宁侯请安。

贾环笑着应了后,又给贾母请安。

被一迭声叫起,介绍了这四个外客。

却不想贾环竟还认得这四人,言道是当年给奉圣夫人请安时,在萱瑞堂上见过,当时她们引来了甄家四个姊妹前来相见……

此言一出,四人更不敢小瞧了,果然是非常人,当时满屋子贵人主子,他竟连四个不起眼的婆子也记得。

贾环笑着问道:“奉圣太夫人可还好?”

为首的一嬷嬷叹息了声,道:“太上皇驾崩的消息传到金陵后,老太太就病倒了,前几日才好转了些。”

贾环闻言顿了顿,道:“不知可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不拘是医还是药,但凡差些什么,还请嬷嬷不要外道,容我这做晚辈的,敬一份孝心。再过两天就要西征了,我也要从军出征。嬷嬷有话不妨直说,这里不是外人家里。”

那嬷嬷闻言,面带感激之意,又福下一礼,道:“多谢侯爷高义,不过,家里有太医常年驻跸,御药也年年供奉着,并不短少,只是……太夫人让奴婢前来相问,当初太上皇定下的皇太孙与我家四姑娘的亲事,如今是怎么个算法?

之间若有什么差池,还劳烦侯爷您多担待些……”

贾环闻言点点头,道:“这是应该的,一会儿我就进宫去问问。依我看,应该没什么问题。大行皇帝遗旨,守孝二十八日,不禁婚丧。如今孝期已满,陛下那里……应该可以。”

四位婆子闻言,均面露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