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第3/4页)

刘姥姥闻言,再不敢多礼,忙道:“大老爷……三公子,我一个老寡妇,膝下无子,只靠着女儿女婿过活,家里统共只有几亩地,一年到头收下收成,刚好够吃个半饱……”

贾环闻言,转头看向一旁姊妹处,对薛宝钗道:“一会儿让人取一百两银子,姥姥大老远来一遭也不容易。”

薛宝钗忙笑着应下了,上头的薛姨妈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喜……

“不是不是,大老爷,我家里虽穷,也还能过的下去,我不是来打秋风的啊……”

刘姥姥闻言,一张老脸飞红,连连摆手道。她此次前来,为的可不是银财……

贾环笑道:“无妨,姥姥说正事吧。”

刘姥姥闻言,心里感激不尽,也有些奇怪,那周瑞家的,分明说这贾家侯爷是个霸道绝顶的人,如今看来,很好说话啊……

心里念了声阿弥陀佛,刘姥姥道:“说起来,都是因为家里那十亩荒地的缘故。

只因这两年打理的勤,又从贵府的牧场上,买了好几车羊粪施肥,荒地竟成了良田,就惹来乡里里正的惦记。

他先是要我家女婿狗儿卖给他,狗儿不卖,他就想了个法儿,让我家多交田税,多服乡役。

狗儿气不过,就去和他理论,不知怎地,就动起了手。

狗儿被他们一伙子狠打了一顿后,还抓到了长安县牢里。

直到他签了卖地的地契后,才被放了出来,一两银子也没得,丢了地不说,还被打坏了身子,只能在炕上躺着。

汤药钱花了许多也不见好,大夫说,他是心火太盛,不出一口气,就要活活气死。

我实在没法儿了,才能厚着脸求到府上,求大老爷做主,给一个公道。”

说罢,刘姥姥泪流满面,跪下使劲磕起头来。

满堂人都唏嘘不已,同情流泪者也多。

贾环让平儿将刘姥姥搀扶起来,看了眼她额头上的红肿,想了想,道:“姥姥,你乡间那里正,在长安县衙门里,怕是有人吧?”

刘姥姥叹息道:“谁说不是呢?那里正与长安县通判是本家,都姓傅。在我等草民眼中,那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哩!”

贾环笑道:“那姥姥想要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刘姥姥闻言一怔,犹豫了下,道:“要是能让那里正给狗儿赔个不是,再把家里的地要回来,就最好不过了。”

贾环闻言点点头,道:“那姥姥先家去吧……”

“啊?”

刘姥姥傻眼儿了。

贾环笑道:“今天,长安县通判和里正一起去你家赔不是,地也会双倍赔给你们。”

刘姥姥闻言,更傻了……

“姥姥,姥姥……”

一旁平儿蕙质兰心,小声的唤了两声,道:“姥姥还不快谢谢。”

刘姥姥闻言这才回过神来,跪下来就要磕头。

贾环对后面的周瑞家的道:“带姥姥下去用个饭,中午休息过后,叫辆车,送姥姥家去吧。”

说罢,又对感动的在那抹泪的刘姥姥道:“得空了再来,我家老祖宗最乐善好施,你老人家多来陪她说说话,保管比你家女婿种地还来银子。”

“哈哈!”

众人大笑起来,刘姥姥在周瑞家的陪同下,千恩万谢的离了去。

贾环回过神来,却见满堂人都眼神怪异的看着他。

贾环笑道:“都看我作甚?”

“环哥儿,你平日里最不喜欢这种事,今日怎地……”

贾母都有些不解的问道。

要知道,那刘姥姥可是王家的关系啊。

贾环自然不好跟大家说,原著世界里,这刘姥姥是何等的恩义,冒着被牵连的罪过,收留了巧儿。

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连李纨和贾兰两人都不敢多理贾家的事务,唯恐惹祸上身……

整部红楼里,最有人情最知恩义的人里,刘姥姥可拍前三。

只是,这些话贾环却不好跟众人说,只好道:“一来刘姥姥是被欺负的一方,不是要仗势欺人。

二来,这里面不是有二嫂的面子嘛。

她大着这么大一个肚子,这般辛苦,我总得多给她几分颜面才是。”

此言一出,众人似乎恍然,唯有王熙凤,一双丹凤眼里,感动的眼泪花花的。看着贾环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了……

然而,这时贾母却冷笑一声,道:“你倒是许的好大的愿,环哥儿,你可知这长安县通判是何人?”

贾环闻言,心中忽然闪过一抹不妙,似乎有点子印象,却一时又想不出,忙赔笑道:“老祖宗,不过一个六品通判,他有甚了不起的?”

贾母却又是一声冷笑,道:“这话你去跟你老子说罢,那长安县通判傅试,是你父亲的得意门生,往来频繁,颇投意气。

我倒看看,你如何让他去赔不是。”

“啊?”

贾环闻言,顿时傻眼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