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元春(第2/3页)

许是见贾环的脸色有些淡了下来,贾政皱起眉头道:“为父的意思是,往后若贵妃再省亲,或可如此随和。

可今日乃是贵妃第一次归家省亲,到底不同,该走的规矩最好都要走一遭。

不然,我等在外固然不怕他人非议,可贵妃在宫中,却不免受人讥讽,说我贾家没有规矩不讲礼法……”

“哟!爹,瞧您,也不早点说清楚!我竟没想到这点……”

贾环闻言,心里虽然不以为然,以为只要贾家愈发强盛,贾元春在宫里只有越来越好过的道理。

只是,在大姐面前,到底要给老父留几分体面,不好再气他个半死,于是贾环就坡下驴地说道。

“你惯会自己拿主意,多咱问过我的意见?”

贾政极为不平地说道。

贾环哈哈笑道:“爹放心,明年,明年大姐再来家省亲,我一定提前问爹的意见。

那现在……既然都已经这样了,不如就让大姐随咱们一起行到大门处,与老祖宗她们相见。

也好让大姐重新感受一些,重走这条公侯街的感觉。

就当是……就当是咱们一家人逛逛街,如何?

爹,大姐在宫里,着实难有此等机会。”

贾政原本还想拒绝,着实不成体统。

不过看到贾元春眼中闪烁的意动,又想起这些年来,她一直都在不见天日的地方生活,心头到底还是软了下来,叹息了声,道:“既然如此,也就罢了。只是到了府里,却不可太过随意。你总也要照顾你大姐的体面……”

贾环闻言,点点头,又摇头笑道:“进了园子里再讲这些吧,府里是大姐生活过的地方,随意些,让她再看看,也是好的。”

贾政闻言,拿他没法,这里又不是训人的地方,关键是这王八羔子从来不知道让着他……

恨恨的又瞪了贾环一眼后,贾政瞥眼瞧见另一侧垂着脑袋站在那里的贾宝玉,皱眉喝道:“该死的孽障,还不前去禀报老太太说贵妃凤驾到了,还杵在这里作甚?”

贾宝玉真是满腹的怨气,他方才都已经尽力避免存在感了,可最终还是难逃厄运!

真像三弟说过的那句,躺着也中枪啊……

没法子,贾宝玉低头一应后,就朝前走去,前往府门前,告知贾母等人……

而后,贾环又与贾元春并贾政一起,往府门前走去。

贾元春踩着地上绵厚舒适的地毯,再看着周围整个遍布的玻璃风灯,似是一琉璃世界一般,叹息一声,道:“这太过奢靡了……”

贾政也在一旁点头,道:“臣也这般劝他,只是他性子孤拐,臣却劝服不了。”

贾元春闻言,看向贾环。

贾环笑着轻声道:“大姐勿忧,这些都是咱家自己的产业。

真正的花费,比寻常花灯也贵不了几个钱。

而且,这也是一场难得的广告效应。

我听说,吴家的那位贵妃,在宫里处处与大姐较劲攀比……

呵呵,大姐心思纯善仁厚,不善与人争斗,不理会她就是,交给小弟来处置。

小弟自有法子让她安守本分,不敢乱来。

这次,就先让她娘家大出一次血,算是给她一个教训吧。

怎么说,也要把这回省亲花费的银子赚回来才行!

就算他老吴家有孝心了!”

贾元春闻言,愈发眼睛灼灼的看着贾环,感动莫名。

尽管她很早之前就已经在宫中听闻,她这个横空出世的庶弟,挑起了贾家的大梁,挽天倾般扶住了贾家渐渐颓败的祖业。

她也知道,从那时起,她这个幼弟,便一直都在关注着她这个从未蒙过面的长姊。

因为,从那时起,她在宫里的日子忽然就好过了许多。

留心打听了一番才知道,除了有宫中太监们的老祖宗梁九功发下话来,不让宫人为难她外,还有人不要钱似得洒下了大把的银子……

只是,她依旧没有想到,贾环会为她做到这一步……

家里送她入宫的心思,纵然她心里一万个不愿去想,不愿承认,可又怎能欺得过己心?

这也是让她常常在宫中独自垂泪的原因。

但如今,这个幼弟却告诉她,她不用与宫里人去勾心斗角,争权夺势了,他会帮她去料理……

她读的懂这句话的深意,因此,心底深处那块过了这么多年,都难以愈合的伤口,今日似乎终于渐渐长合了,不用再去强迫自己自欺欺人……

亲人,亲情……

贾环见贾元春又有些动容,眼圈再次红了,忙笑道:“大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咱还是家去说话。也不好让老祖宗等的太久,不然,她又该捶我了……”

贾元春听闻这俏皮话后,轻轻一笑,点头应下了。

而后在贾环贾政并诸多昭容彩嫔的陪同下,贾元春一边浏览着旧时的街景,一边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