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徒劳(第3/4页)

“你果然是和王源他们是一伙的,那王源救了你性命,你便唯他马首是瞻。他干了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你也替他辩驳。颜真卿,你做的是朝廷的官,还是他王源的官?”

颜真卿静静道:“李平章,王源确实救了我的命,但那又如何?你便以此来攻击我唯他是从,却未免偏颇。据我所知,王源也救过你李光弼的命吧。当年伐吐蕃,你和哥舒翰两人的北路联军一败涂地,若非王源收留,你们便要被吐蕃人追杀致死了。照你的说法,我可否认为你受他救命之恩,也是对他唯命是从的?显然不是如此,你拿这件事来攻击我是不妥的。”

李光弼甚是狼狈,他没想到颜真卿居然言辞如此犀利,特别是翻出当年的事情来说,更是让李光弼恨得牙根痒痒。当年自己确实曾经受过王源庇护,但这正是李光弼不愿提及的一段往事。

“事实上,我和王相国之间的关系很是糟糕。他很多做法和行事都让我难以接受。正因如此,我才决定伴太上皇回京城。本来太上皇归京,我等留在成都也是无用,早些回朝廷效力更好。可是我没料到的是,陛下真的如谣言所传的那般将太上皇车驾拒之城外。任凭太上皇病体飘零却不闻不问。陛下这么做岂非教人寒心。陛下的皇位来自于太上皇的恩宠,陛下身为人子人臣怎能做出这等事来。便是普通人家的儿子,遇父病归,也该出门相迎侍奉在旁吧。陛下怎可怜普通百姓之家都不如?陛下若此,天下人该如何自处?难道个个都如陛下一般不孝不义么?”颜真卿积聚在心中的愤懑忽然爆发了出来,说的话也越来越重,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然而李瑁却听的清清楚楚。那句不孝不义就像是一把尖刀插进他的心中,李瑁气的面色惨白,浑身颤抖起来。

“你说什么?你敢骂朕不孝不义?颜真卿,你想死么?”李瑁指着颜真卿的脸喝道。

“大胆颜真卿,你敢对陛下不敬。这可是死罪。”李光弼也喝骂道。

颜真卿热血上涌,从启辰来长安的那一刻起,他就怀着必死之心。进了长安城时,他本就没打算活着出去。他以为,自己身为臣子应该要指出陛下的错失之处。若不指出来,便是自己的失职。反正已经开了头,他索性便开始无所节制起来。

“臣确实骂了陛下不孝不义,但臣骂错了么?从庞龙之事到今日陛下那道虚情假意的口谕,明眼人都知道陛下心中所想。陛下,您怎可对自己的父皇生出如此厌弃防范之心?臣宁愿相信你受人蛊惑,请陛下醒一醒。迎回太上皇便迎回了天下臣民之心,可是对陛下大有好处的。太上皇已然年老,他岂会再有夺位之心?陛下好好的想想。当初陛下的皇位是怎么来的?若不是太上皇果断传位于陛下,发布退位诏书,陛下这个皇位还能稳固么?太上皇和臣私下里说过一件事,在传位诏书发布不久,李珙李璲等皇子便联袂去找太上皇,要求太上皇重新写一份诏书,证明陛下登基是私自决定,不合祖制的。太上皇严词拒绝了他。但现在呢,若是有人再请太上皇写这么一份东西的话,太上皇是些还是不写呢?以陛下对太上皇今日之作为,太上皇怕是都寒了心了,他会如何写这封诏书?所以陛下,臣今日便是来劝醒陛下的,饮水思源,莫忘根本。父母尊亲且不容,焉能容天下?又何谈大唐复兴之业?”

“住口!”李瑁双目喷火,他已经实在忍无可忍了。这颜真卿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把自己当三岁小孩子教训不休,而且句句都是刺激人的话,丝毫不留任何的情面。李瑁自登基之后,焉受过这样的言语?什么不孝不义的指责倒也罢了,现在又翻出登基皇位的合法性来说话,这更是李瑁所深恶痛绝的。这件事岂是可以公然谈论的?这颜真卿是从心眼里觉得自己这个帝位来之不正了,否则他又为何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可怜颜真卿一番苦心劝解之言,到了李瑁耳中全成了曲解和威胁,他还待侃侃而言,却不知已经大祸临头,他不知道,李瑁已经生了杀心。

“颜真卿,朕算是明白了,你今日是奉了父皇之命来给朕训诫的。你以为有王源和父皇给你壮胆,你便可以为所欲为了么?你可想错了。朕知道你们想干什么?你们那一群死忠父皇之人,直到今日才回长安,不就是不待见朕么?你们以为保着父皇可以重新复辟?让朕再回到以前任人欺凌之时?你们可想错了。今日的朕已经早已不是往日的朕,朕当政之下,大唐也绝不比任何人在位时更差。朕这个皇位是应得的,因为出了朕,无人能当这天下之主。”李瑁大声喝道。

颜真卿叫道:“陛下,你怎会这么想?臣今日觐见是泣血进言,说出臣心中所想。臣没有丝毫质疑陛下皇位的想法,臣只是希望能权衡利弊,莫要授人以柄丧失人心。陛下不可不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