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探友(第2/4页)

王源咂嘴道:“哎,这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么?陛下定气坏了。”

“那还用说?陛下震怒不已,责成彻查此事。这一查不要紧,又查出六起行贿作弊的案件,甲科录取的十几人半数都是舞弊而取,一时间朝野哗然。最后查出来,主持本次科举的吏部侍郎宋遥、苗晋卿两人被降三级使用,御史中丞张倚、礼部郎中裴朏、起居舍人张烜、监察御史宋昱、左拾遗孟朝等人尽皆罢官的罢官,贬斥往岭南的一不少,闹得人心惶惶。若不是陛下不愿牵扯太多,没有继续深挖下去的话,恐怕朝中的大佬也难以自清。”

王源呆呆道:“原来如此,难怪你说陛下对我大唐科举之制有些不信任了,可能便是因为此事了。”

杨钊点头道:“正是如此。陛下难过伤心,天下士子的心也是伤透了。事情出来后,天下士人纷纷写诗讽刺,不少人本报为国效力之心,但也偃旗息鼓了。据说终南山中一月时间多了数百隐士,都是心灰意冷之人。”

王源点头道:“确实让人比较失望。那今春这春选是怎么回事?”

杨钊道:“这是陛下想安抚士人之举,此次春选其实是有个主旨的,陛下旨意中称之为‘搜求天下逸才’。所谓逸才便是遗漏之才俊的意思。陛下想通过此举表明对之前数年这些舞弊官员在职时犯下的错误加以弥补。当时参与科举的士子或许是因为这些官员的舞弊而落第,现在朝廷出特科给这些屡试不中的人一个公平的机会。说到底便是要弥补过失,收拢士子之心。”

王源明白了,点头道:“这就是了,我那朋友杜甫也是屡试不中,这次也被召来考试了。”

杨钊点头道:“可不是么。那杜甫叫我看来也是个人才,为何屡试不中?自然不是才学不够,他这样的自然可称为‘逸才’了。”

王源道:“这是件好事啊。但为何我听你说,这次春选竟然一士未取?全部落第了,这很夸张,很奇怪啊。”

杨钊呵呵笑道:“你有所不知,此次春选,陛下为了办好和重视,将这件事交给他认为肯定能办好的人,这便是右相李林甫了。李林甫取士非亲非近那是决不能提携你的。这些逸才之士当年落第固然有些是舞弊所致,但大部分却是因为桀骜和倔强所致。这些人当中很多人背地里写诗辱骂讽刺过朝廷中的官员。骂过李林甫的人也自不少。李林甫岂会让他们有好的前程?所以这春选国考到了李林甫手中便成了一个过场,趁着陛下带着贵妃去骊山沐浴温泉的当儿,李林甫将这些人尽数打发了。”

王源道:“数千举子,一个不中,慢说陛下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怀疑吧。”

杨钊道:“陛下当然怀疑了,要亲自看看举子们的应卷……”

王源道:“那李林甫岂不露馅了?”

杨钊看了王源一眼道:“王兄弟,你太年轻了,这么点事能难倒李林甫的话,他还怎么能在朝中专权十余年而不倒?他只寥寥数语便打消了陛下的念头。”

王源讶异道:“这么厉害?他怎么说的?”

杨钊道:“他说这话时我就在当场,他对陛下说‘这些举子大都来自乡村鄙野,皆是些粗俗凡夫,不识得朝廷规矩,万一有哪个在卷子里说了有污圣听之言,陛下看了难免生气,所以这种事还是不作为好。否则一旦陛下看了这些人的言语而发怒,惩治了这些士子,岂非和初衷相违,反倒更在士子之中留下话柄。’。”

王源愕然无语,果然是滴水不漏。

“他还说:‘虽则此次春选无人中选,但臣李林甫恭贺吾皇陛下,德高三王,功过五帝,天下凡有才学之人,早已为朝廷录用怠尽。此次奉诏进京应试者,经臣等认真阅卷、仔细考察,都是些南郭之辈,滥竽之徒,无一人是所谓‘逸才’,所以无人中选。臣观我泱泱大唐,当今真乃是朝无庸吏,野无遗贤。此种治国的最高境界,即便如尧舜禹汤在世,文武周公复生,也不过如此!陛下治国有方,功业如泰山巍然,日月恒照,实在可喜可贺!’”

王源呆呆而立,这话简直拍马屁拍到了极致,但这迷魂汤灌得确实有些逻辑。玄宗听了也许明白是拍马屁,但恐怕也就坡下驴不去较真了。

“自己是行伍出身,对读书的士人心怀敌意,这便是李林甫的心思,否则你以为为何李适之跟他要来个梨花诗会的比试?他就是知道李林甫最忌讳人家说他没文才。他有个外号叫弄獐宰相,就是士人们暗地里笑话他将弄璋写成弄獐的事情。李林甫表面上无所谓,其实心里是极为痛恨的。你差点被他给灭了口,相信你的感受比我要深。”杨钊淡淡道。

王源点头道:“原来如此,这件事竟有如此内情,真是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