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大雷雨(十五)(第2/2页)

而且也不是6管150mm,而是12管130mm,虽然威力还是不如苏联喀秋莎的16联装132mm(苏联人是装在工字形钢轨上的),但也可以应付激烈交战了。所以赫斯曼也没一定要求下面的工程技术人员“抄”苏联人的设计——实际上也没法抄,赫斯曼只知道“钢轨”这个概念,具体的设计图纸他可没有。

“不就是多管火箭炮嘛。”赫斯曼笑了笑,“咱们也有啊,华沙和利沃夫都有3个团,中央集团军群直辖还有4个团,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也各有10个团。整个东线有30个团1620门火箭炮,不会比苏联人少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能把火箭炮当自行火炮用。”凯塞林摇摇头说,“因为我们的炮兵数量比苏联人少太多了,只能依靠集中使用火箭炮进行火力反击。”

两个人正交谈的时候,办公室的门被凯塞林的一个副官推开了,后者交给凯塞林一份战情通报,凯塞林看了一眼,眉头就微微一皱。

“苏联人开始进攻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了,而且还动用了大口径的203mm榴弹炮!”

……

“轰隆隆!”

真的是地动山摇啊!

哪怕躲在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的地下掩体里,卡罗尔·隆美尔少将都有一种下一秒钟就会被苏联的大炮炸成碎片的感觉。

虽然他也算是苏联人民的老对头了,在1920年和1939年两度和苏军交战。但是却是第一次被100多门B4榴弹炮在近距离上轰击!

苏联人打攻坚战的方法果然是异常凶残,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他们居然打203mm口径的巨炮装上了履带式拖拉机,让这种大炮变成了“半自行炮”,具有了一定的机动性,因此可以移动到比较靠近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的前方进行精确射击。

而更加丧心病狂的是,苏联人居然一次就调集了30个B-4炮兵连用于围攻特雷斯波尔环形要塞。

另外,属于苏军步兵第4军的5个炮兵团(军属2个,师属3个)拥有的200多门各种口径的大炮,现在仿佛不要钱似的将炮弹砸在特雷斯波尔要塞旅官兵们的阵地上,大有炸平特雷斯波尔要塞的意思。

守在这座环形要塞中的波兰人,现在可谓是货真价实的炮灰啊!

“为了全人类的解放!”

“乌拉!”

“为了世界革命!”

“乌拉!”

“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

“乌拉!”

“为了领袖斯大林!”

“乌拉!”

“同志们!跟着我!”

“乌拉!乌拉!乌拉!”

正带着一个排的士兵用马车给前线的B-4榴弹炮拉炮弹的索尔仁尼琴少尉听见了众人欢呼的声音,他扭头看去,发现在路边一大片早就被踏平的麦田上,至少有2000名整装待发的红军战士在欢呼。一个可能是团政委的年轻军人刚刚做完政治动员,这个时候大手用力一挥,然后指向了前方不远处早就摆好阵型的十几辆T-34坦克。

用多得要死的大炮轰击,然后坦克引导步兵冲锋这才是苏联红军的标准战术!

那种政工人员用机关枪逼着步兵送死的打法,通常是没有办法时候才用的。现在需要机关枪督战队的根本不是士气高昂的红军,而是在防炮掩体中瑟瑟发抖的波兰人——如果不是少数贵族军官和参加了波兰团结工会党的士官走投无路在硬撑,特雷斯波尔要塞在今天上午10点苏军的第一波冲锋中就陷落了。

不过波兰人这样的硬撑又能撑多久?索尔仁尼琴有些不解地摇摇头,这些波兰人为什么要拼死抗拒解放呢?他们难道不想像一个苏维埃人一样幸福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