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交锋(第5/7页)

众人微哗,孙思邈却默然。

“孙思邈,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可说?”王远知喝道。

夜已深,灯更明,照在铁笼的栏杆处形成数道阴影,落在孙思邈沧桑的脸上。

那一刻,他脸上没有迷雾升腾,没有愤怒失落,有的只是沧桑落寞。

“我无话可说。”

众人均愣。那紫衣少女霍然望向孙思邈,神色奇怪。就算淳于量眼中都闪过分诧异。王远知本还要说些什么,闻言顿住,脸上也有分讶异。

谁都以为孙思邈会反驳,谁都以为孙思邈要反击,可他竟然无话可说?

良久的沉默,淳于量道:“孙先生莫非已认罪?”

那紫衣少女忍不住叫道:“孙思邈,你疯了,你可知道认罪的后果是什么?”

勾结斛律明月,陷害茅山宗,图谋对陈国不利。在这里,无论哪个罪名均是死罪,没有别的选择!

孙思邈再次沉默,良久才道:“我无话可说。”

众人微哗,众兵士已要上前,只等陈顼的号令……

“可我有话要说!”一人突道。

众人望去,略有诧异,发现说话那人却是冉刻求。

王远知脸色微变,喝道:“刻求,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你退下吧。”

冉刻求不理王远知,突然大步走到笼前,一把握住铁栏,手上青筋已起,重复道:“我有话要说!”

他那一刻,双眸炯亮,其中有着比灯火还要亮的光芒。

他终于望向了孙思邈,影子虽摇曳,可身躯却挺得如同标枪。

孙思邈皱了下眉头,缓缓道:“这件事和你无关。”

“可你也和我无关吗?”冉刻求道。

孙思邈还在沉默,可他眼中突然闪过分温暖。

秋意浓,秋夜凉,但有些人不会跟随四季变幻而改变。

“你明知我在冤枉你,可你非但没有怪我,反倒为我着想,怕我因此受累,什么都不说。我若再不说什么,还算是人吗?”

冉刻求眼中有了泪影,望着那孤独的身影,嗄声道:“我一定要说!”霍然转身,他环望众人道,“我其实是个无名小卒,根本不是王远知的弟子,我不知道什么国家大业,不明白什么六姓之家,我很多事情都不明白……”

王远知脸色已变,才要呵斥,突见淳于量望过来,嘴唇动了两下,终究没说什么。

“可我却明白,孙先生从不算计别人,他只救人!”

冉刻求声音激昂,回荡在殿中。

“可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倒喜欢算计他、冤枉他。斛律明月这样,李八百如此,如今到了你们,也是这样?难道做一个好人,代价就是要被人冤枉?若真如此,天理何在?”

吴明彻、徐陵面面相觑,他们身在庙堂,位高权重,本对冉刻求这种小人物不屑一顾。若论天理,侃侃而谈三天三夜也未见说完。

可冉刻求简简单单的一问,让他们却觉得无话可说。

很多事情好像没天理的。

霍然望向王远知,冉刻求大声道:“你身为一代宗师,更是荒唐,我不懂你的什么狗屁结论。孙先生两次营救太子竟是阴谋诡计?难道说救人不对?不救就对了?”

王远知脸色铁青,却沉默无言。

冉刻求又望向陈叔宝:“你这个太子更是莫名其妙。我一个市井之徒,还知道知恩图报的道理,可你被先生连救两次,眼睁睁地看着先生被人冤枉,竟然连屁都不敢放?”

众人默然,连陈顼都忍不住抬头望过来,眼中闪过分光芒。

陈叔宝一直长跪未起,此刻面红耳赤,突然叩首道:“父皇,孙先生是好人。儿臣在响水集亲眼见他所为,信他不会用什么阴谋诡计。儿臣……儿臣用性命担保!”

他是痴情种子,但一直颇为懦弱,在威严的父亲面前,更是沉默少语,这刻却被冉刻求骂出血性。

陈顼不语。

他很少说话,没人知道他究竟是什么心思,就算陈叔宝亦是一样。

淳于量开口道:“冉刻求,你既然说得大义凛然,方才为何要说孙思邈和斛律明月勾结?”

“是王远知让我这么说。”冉刻求大声道,“他说,只要我帮他做成一件事,就收我为茅山宗首徒,绝不食言。我一时贪念,这才答应了他。”

殿中突冷——冷中带分肃杀的静。

冉刻求本想说,这本是天大的利好,老子若能成为茅山宗的首徒,当然比一直流浪,或者跟着孙思邈要强,成为首富也是大有希望。可他见孙思邈如此对他,更知道可能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就让孙思邈万劫不复,又如何肯在这时候踢孙思邈一脚?

他什么也没有说。

他也什么都不用说。

淳于量一拍手掌,殿外有弓弦绞动之声,无数单刀出鞘,只发出呛的一声响。

殿内周围的兵卫缓步上前,围得有如铁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