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质疑(第5/7页)

“王宗师和孙先生均是见多识广之人,对传国玉玺来龙去脉当然明了,也就不用我来赘述……但有一件事还要说下,就是传国玉玺自本朝高祖见于栖霞寺后,就一直封存在皇宫大内,严加看管。”

淳于量说话中不时夹杂着几声咳,又道:“不过月余前玉玺却突然失窃了。太子知道此事后,想为圣上分忧,因此去了响水集。”

孙思邈方才听徐、吴二人说过此事,心中疑惑,既然严加看管,又怎么失窃的?淳于量避而不谈,莫非其中有什么隐情?

“听闻萧将军提及,孙先生当初也在响水集,危机时还救了太子和萧将军?”淳于量向孙思邈望过来。见孙思邈点头不语,他缓缓道:“孙先生是大智慧之人,肯定会觉得太子前往响水集一事有些蹊跷了?”

不等孙思邈回答,陈叔陵突道:“这事不用大智慧的人,旁人其实也会知道。”

“哦,这么说……兴郡王也知道?”淳于量缓望过去。

国主陈顼在座,众人未经许可,均是沉默,只有陈叔陵无此忌讳,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陈顼“嗯”了声,让人不知心意。

陈叔陵却不管许多,大声道:“旁人都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太子前往响水集很是蹊跷,暗中却也有一种说法,说太子前往响水集,除了要取传国玉玺,还要拉拢几方势力!那势力一直神秘地存在,知晓的人并不多。”

他说到这里,望向孙思邈道:“孙先生是大智之人,可知太子为何要拉拢那几方势力?”

孙思邈心道,这里就我是外人,你偏偏问我,想是以为我不知究竟,要下个套给我钻了?

他早看出陈叔陵言语中一直对太子陈叔宝不敬,只怕有抢太子之位之心,他若贸然陷入这种争辩中,只怕隐患无穷。

“兴郡王,方才我就说过,大智之人,就不会自困笼中。兴郡王问道于盲了。”

陈叔陵一滞,眼中有分恨意,叫道:“好,你们都是势利小人,明明知道,却不肯说!”

陈叔陵霍然望向陈顼,大声道:“父皇,传言说,太子联系拉拢神秘势力,要取玉玺,却不是为父皇分忧,而是盼父皇早死!”

一言落地,众人均是色变。

“叔陵,你怎么能这么说我?”

殿外有人叫道,踉踉跄跄地冲进殿来,神色张皇,正是陈叔宝!

陈叔陵见陈顼一直沉默地望着脚尖,更是气壮,冷笑道:“你敢做,难道反怕人说了?你若不是心怀鬼胎,怎么会冒险去齐国?你若不是因为机关泄漏,为何要在紫金山做戏?你们布下天罗地网,来捉所谓的叛逆,难道没有什么别的目的?”

陈叔宝叫道:“没有的,这些事情我不知道。”

他话一出口,众人均皱眉头,心道太子长于后宫,无甚主见,远不及陈叔陵干练。

这种时候,岂是一个不知道能够解决问题的?

“你不知道?”陈叔陵哈哈大笑道,“有谁相信?父皇……”

“闭嘴。”陈顼低声喝道,其中隐约有震怒之意。

陈叔陵一凛,立即跪倒道:“父皇,儿臣本不想说,可怕你受人蒙骗。”

陈叔宝急道:“叔陵,我……”

“你也闭嘴。”陈顼一拍扶手,瞥了陈叔宝一眼,眼中满是愤怒失望之意。

陈叔宝扑通一声跪倒,浑身发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殿中肃杀之意更浓,一些人呼吸都要屏住。

不知许久,陈顼才道:“淳于将军,你继续说下去。”

淳于量眼中闪过一丝悲哀之意,忽向一直沉默的王远知说道:“孙先生没有看法,不知王宗师怎么看呢?”

王远知沉思道:“贫道在想,若非一个充足的理由,太子不会前往江北的。”他说得没错,但和没说一样。

淳于量缓缓点头道:“王宗师说得极对,这个充足的理由,王宗师难道不知吗?”

王远知沉默下来,许久才道:“并不算知。”

徐陵想要开口,却被吴明彻拉了下衣袖。

孙思邈看似自困,但早就将殿中一切看在眼中,见此细节,立即想到,徐、吴二人都知缘由,而这缘由竟和王远知有关!

淳于量虽满面病容,可一双眼眸却是出奇地亮。他盯着王远知道:“只因为太子前往响水集,本是听从了王宗师的意思。”

一言落地,殿中沉凝的气氛,几乎要让人窒息!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王远知身上。所有人心中都忍不住在想,如果淳于量所言是实,那陈叔陵讲的并非空穴来风!

王远知坐在那里,神色竟能不变:“贫道不知淳于将军所言何意。”

“宫中传国玉玺失窃,太子异常心急,知宗师神通广大,这才亲往茅山拜谒宗师,祈望宗师能有法力,寻回传国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