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裁决(一)(第3/3页)

儒家,要求的是恢复三代之治,以齐周政,最好把井田也复活了,这样,儒家就认为世界将没有混乱、战争、苛政。

百姓也可以相安,天下可以太平。

但法家却认为,这是在做梦!

国家不强大,军队不强大,就要被人宰割。

而要国家强大,军队强大,就要富国强兵,为了富国强兵,就必须集权,必须用严密的法律和充分的物质奖励来激励百姓,使得人人都为了国家,为皇帝而战斗。

在这样的情况下,直躬案,就变得分外的刺眼了。

对法家来说,居然有人胆敢隐匿犯罪分子的罪行?简直是无法容忍和不能接受!

必须干他丫!

因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法家很清楚,一旦有人可以借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那么,迟早,就会扩大到整个家族,然后宗族。

这样,家族利益和宗族利益,就凌驾于国家利益和君王利益之上,法律的尊严更会荡然无存。

而儒家却觉得,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夫夫妇妇,是一切的核心,不变的真理。

若是一般的小罪,譬如说,偷盗、抢劫、女干X,或者偷税漏税什么的,父子、夫妻、兄弟之间当然要互相包庇和保护了。

除非此人,丧心病狂到了悍然要去破坏国家,祸乱天下的地步,不然就绝不提倡,甚至是反对家庭内部的成员检举他人的罪行。

另外,这也是儒生们立足的根基之一。

南方和三河地区的地主贵族们为什么支持儒家?

还不就是儒家提倡和推崇大家族,大宗族,并且维护大家族、大宗族的利益。

但可惜……

刘彻望着儒家的这些巨头,这些博士,这些精英们,暗自摇了摇头。

汉室和刘氏,最讨厌的就是大家族、大宗族了。

因为这会削弱国家的力量,影响国家的税收、徭役乃至于军队的战斗力。

原因很简单,汉室除了口赋田税以外的其他税收、徭役、兵役,都是按照户口来征收的。

一个五口之家和一个十口之家的差别,意味着国家的力量和财力减少了一半。

而一般的大家族,通常都是几十口甚至数百人聚集在一起。

这等于,大家族大宗族是在挖国家的墙脚来肥私!

是以历代刘氏天子,对于大家族大宗族,深恶痛绝,想尽办法,用尽手段的将之拆散。

在政坛上,更是极力鼓吹“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的理想社会模式。

具体到刘彻身上,对于大家族和大宗族,更加不喜欢。

在他眼里,每一个大家族、大宗族都是隐患,都是未来的定时炸弹。

恨不得全部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