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战和(二)(第3/3页)

那么,答案就很明显了。

军臣几乎是下意识的想到了:又有一些兔崽子,干了惹恼汉人的蠢事!

汉匈交往几十年,彼此对双方都有了一定了解。

都很清楚对方的底线在那里。

像军臣就很清楚,两军摩擦,汉人绝对不会这样暴躁。

只有杀了他们的平民,袭击了他们的村庄,他们才会这样的愤怒。

单于暴怒之下,没有人敢隐瞒。

那个年轻贵族跪在地上,回答:“回禀撑犁孤涂,是休屠王的左骨都侯手下,带人袭击了一个汉朝的村庄,杀了一些汉人,掳走了村中的其他人……”

“休屠王?”军臣冷笑两声。

休屠部族在军臣眼里,可不是什么好人。

这个部落,从前是右贤王的死忠。

至于那个左骨都侯,军臣记得,此人,好像过去曾经跟着右贤王两次入侵汉地,捞到过不少好处。

“派人去休屠部落,告诉休屠王,他那个左骨都侯,和他的部族,立刻给本撑犁孤涂动身,前往西部,去跟左贤王报道,准备参加对大宛人的战争!”军臣冷然的做出决定。

主动袭击汉人的村庄,这等于撕毁和亲条约。

但是,不管他多讨厌哪个擅自行动的左骨都侯,也不管他多厌恶休屠部族。

军臣也不能对直接责任人(休屠部族)以及擅自行动的那个左骨都侯,做出任何明面上的惩罚。

更不提拿他们去给汉人道歉了。

更别说,军臣干不出这样的蠢事!

当年,右贤王擅自撕毁和亲条约进攻上郡,杀戮边民,最终导致汉匈大战,匈奴彻底失去对汉室内部的影响力,被全部逐出中国境内。

但最后的结局,也不过是被老上单于,调去西边,负责进攻月氏。

在结果上来说,右贤王是非但没惩罚,反而升官了。

如今,军臣也只能这样选择——把擅自挑衅的人调开,打发去西边,免得他再闯祸。

至于汉朝那边,也必须给个交代。

不然,万一汉朝发起疯来,对河套发动攻击。

军臣虽然不怕——骑兵交战,匈奴还没怕过任何人。

只是,以汉匈两国的体格和实力来看,现在开战,很有可能,会打成消耗战。

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骑兵,相互在边境上大眼瞪小眼。

何必呢,有这个时间,西边那里,早抢了十几个国家,带回了几万奴隶了。

而且,与汉朝开战,等于重心难移,对军臣没有半点好处不说,还平白给了幕南那些有二心的部族壮大自己的机会。

思虑许久后,军臣终于做出决定:“去把须卜且雕难叫来,另外,前不久,左贤王不是从大宛那里带回了几个白人奴隶吗?一起送来,让须卜且雕难,带着这些奴隶,还有本撑犁孤涂的国书,去长安,去跟汉朝皇帝谈判,边境互市,必须重启,两国也不能开战,另外,叫须卜且雕难,跟北海阏氏取得联系,以后这样的事情,再有发生,北海阏氏应该尽到她身为大匈奴子嗣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