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梦兆(一)(第2/3页)

侍卫在帘外的几位侍从官立刻趋步进来,拜道:“臣等在,陛下有何吩咐?”

“立刻传召丞相、御史大夫与九卿、列侯入宫!”刘彻表情严肃的道:“另外,太史令司马谈,也一并请来,还有,长安城中善解梦之人,也给朕找来!”

一听天子的话,侍从官们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一人弱弱地问道:“陛下可是有所梦兆?”

梦兆,这个东西,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史上,可谓是有着重要的地位。

后世人尽皆知的三国演义中,就不乏类似后主梦见山崩,然后果然折损大将一类的桥段。

而在事实上,古典中国时代,梦兆这个东西,颇为流行。

文王梦飞熊而得姜太公这样的故事,在此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实实在在的象征着天命,象征君权天授的政治正确。

古典时代的中国人相信,天子受命于天,凡天地鬼神,有什么想对天子说的,就会托梦,甚至于以天象来警示。

而每每皇帝梦到了某些奇奇怪怪的事情,就会请朝臣、专家(通常是职业的解梦人甚至是掌管着监测天象的太史令)共同讨论和谈论梦兆的意义。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中国,是极为严肃和极为重要的政治事件。

比较典型的,类似于东汉明帝夜梦金人,于是佛教传入中国,白马寺建立。

没有这个契机,我堂堂天朝,岂会准许夷狄之教传入?

统治者第一时间,就会把这个不知好歹,竟然胆敢污染华夏贵胄精神世界的舶来外教给镇压了。

因此,刘彻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快去传令吧,此事极为重要,务必将所有朝臣全部通知到,另外,东宫那边,太皇太后与太后也一并请来,共同商议罢!”

“诺!”这下子,侍从官们立刻就打起了精神,表情变得无比严肃。

天子梦兆,从来都由不得半分马虎。

要知道,这可是事关社稷根本,江山稳固和天下安宁的头等大事!

……

一个时辰后,被紧急从各自官邸、家宅甚至是上林苑中传唤来的大小朝臣。

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在内的三公九卿以及重要的在京列侯,就纷纷抵达未央宫。

人人脸色沉重,表情肃穆。

历来,发生了类似的天子有梦兆,而且还郑重的召集群臣,这样的事情,其问题的严重性,就直接上升到了关乎国家存亡,社稷延续的关键。

更何况,三年前,还是储君的今上,就曾准确预言了吴楚叛乱和彗星来袭,雷击雒阳东宫大殿这样的事情。

没有人敢轻视,更别说忽视时隔三年后的又一次天子梦兆了。

“也不知陛下,这次梦见了什么?”丞相周亚夫忧心忡忡的对着跟在他身后的太仆袁盎道:“但愿,不是什么坏消息!”

三年前,今上准确预见了彗星的来袭和雷击雒阳东宫,随后吴楚叛乱,战火延绵三月,波及三分之一的汉室疆域。

三年后,类似的梦兆再次来袭。

这次天子会梦见什么?

即使是向来秉持“敬鬼神而远之”理念的袁盎,也是表情严肃,颇为担忧的叹气道:“恐怕,梦无好梦!”

很简单的逻辑,若是好事,那里需要召集群臣,如此郑重?

只有出现了恶兆,才需要召集群臣,郑重商议,部署对策。

而在另外一侧,御史大夫晁错亦步亦趋的攀登着宣室殿的台阶。

他的身后,几位年轻的法家官员,紧随其后。

廷尉赵禹则提着绶带,与其并行。

当前汉室政坛,法家正迎来,自秦之后,最为兴盛的一个时代。

从执法者(廷尉)直至监督者(御史大夫),全部被法家掌握。

除了没有立法权,法家已经将法律的解释权和执行权以及律法的维护权利,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今上的许多主张和政策,譬如盐铁官营、压制地方豪强和清理地方官场,更为法家的兴盛添了一把火。

现在的法家,可谓是烈火烹油,鼎盛至极。

在这样的局面下,晁错作为法家的领袖,已然拥有了与其官职相匹配的庞大势力。

“这次天子梦兆,或许可能成为吾等法家拂士,更进一步的契机!”晁错低声对赵禹说道。

法家的政治家,从来都是将危机看成改革的契机。

从子产开始,法家众人,就是不断借由一次次危机,累积自己的力量,促成一次次变革。

因而,走钢丝,实际上就是法家的日常。

钢丝走多了,自然难免断裂。

晁错也知道,他在朝内朝外有多少敌人。

一旦有一天,他脚下的钢丝断了,立刻就要粉身碎骨。

但他不害怕。

自商君以来,法家的弟子,就不怕死。

他们只怕自己死后,后继无人,变革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