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骆郢归心(第3/3页)

骆郢的洗脑工作,是决不能停的。

恰恰相反,要加大力度,不停的洗脑,要把骆郢从骨子到身体,完完全全的变成汉人,以汉朝思维考虑问题,以汉臣的方式生活,最好再给他找个老婆,生个儿子……

骆郢十三岁了,不小啦!

这样才算保险!

刘彻可是记得很清楚,历史上,那位已经被汉室从头到脚都洗了一遍的赵胡,回国即位后,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忠臣。

但独独一事:让他朝贡长安,却是死都不愿。

不是今天臣病了,就是明天臣有疾。

赵胡那样的铁杆亲汉派,尚且回国后都变脸,为了一己之私,顽固的抗拒统一大势。

这骆郢要是洗脑没洗好,万一将来回国后,玩什么花样,虽然刘彻不怕,但终究是个麻烦。

吩咐完这些事情,刘彻又让人把刘阏叫到宫里面来,嘱咐道:“闽越之事,皇弟回国后要用些心思,皇弟不妨强硬一些,强势一些,对闽越国中的亲汉派,一定要保护好!”

刘阏即将回国,这些事情,当然要交代好。

至于前脚刚刚与骆郢推心置腹,说着汉越一家,回头就着手着向闽越国下手,干涉闽越内政。

这样没节操的事情,本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应该具备的技能。

所谓,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天朝太祖的至理名言,可不仅仅只是在体现在内政上,外交与统一之事,也是同样的关键。

尤其是统一大业。

你不先做好,丫要不答应就开干的准备。

对方就可能会以为你软弱可欺,有便宜占,煞笔才跟你统一。

满口仁义,手拿棍棒,才是一个真正的统治者应该具备的本能。

“诺!”刘阏自然很懂自己皇帝兄长的意思,领命道:“必不负陛下所托!”

反正真要打起来,也不是他这个江都王能管控和处理的事情。

必然是由长安方面动手。

一旦事成,那他就可以离开江都那个大坑,来中国腹地过舒服日子了。

更关键的是,还能青史留名,何乐而不为呢?

看着刘阏的模样,刘彻也不得不提醒他一句:“皇弟也不可太过火了,闽越、东海、南越三国,只要不挑衅、不挑战、不反叛,皇弟就不要站出来说话,让主父偃跟周远去处置!”

“诺……”刘阏点点头。

“皇弟是不是应该考虑立后的事情了?”谈完公事,刘彻自然难免关心起刘阏的私人事务了。

这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立后。

天子有皇后,诸侯王自然就要有王后。

老刘家的诸侯王,一般都会在就国后,从国中的大臣、贵族里选择一家的女儿作为王后。

既是巩固自己的地位,也是为了跟当地的权贵合流。

不然你一个外人,融不进当地的圈子,哪怕你是大王,估计也会威信扫地。

老刘家也不是没出过被地方官和地方豪强架空的悲剧大王。典型的就是现在的城阳王,过去的淮南王刘喜了。

当初刘喜被迁为淮南王,高兴的三天三夜都没睡着,结果,到任后,却被淮南国上上下下给抵制了起来。

几乎没有人认可他这个大王,五年后,刘喜就灰溜溜的滚回了城阳王的位置上。

把淮南国还给了刘长的儿子们。

刘阏听了刘彻的话,却是脸上尴尬了一下,笑道:“回禀陛下,臣觉得,此事还不需急……”

刘阏可没想在江都呆一辈子。

这王后当然就不急着立了。

刘彻见刘阏的模样,笑了笑,也就不提这个事情了。

毕竟,强行拉郎配,不是不可以,但没必要为了这个事情,伤了兄弟感情。

在汉室当皇帝,不管怎么样,都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兄友弟恭的典型。

除了刘阏,刘彻还能选择谁?

刘阏见着气氛有些尴尬了,连忙开口道:“陛下,那吴逆余党,臣回国以后,该如何处置,还请示下……”

现在,刘濞的那几个儿子躲在南越和闽越苟延残喘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但刘彻这个天子迟迟没表态。

下面的人也不敢自作主张。

刘彻想了想,道:“那些余孽,自然要好好惩治,不过,南越和闽越之中的逆党,就暂时不要去管了!”

刘濞的几个儿子,可是有着很大的用处!

即可以在未来拿他们当借口,开战,也可以借着他们,挑拨三越之间的关系。

一句话概括就是,对于三越,能和平统一,当然最好,不能,那就开打吧!为了国家统一,没有什么手段是不能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