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厘定历史(第3/6页)

他就像这个时代多数的老人一样,忠诚、勤勉、节俭、本份、踏实。

不过,这样也怪不得他们。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特征。

石奋、王政那一代人,入仕之时,当朝秉政的人叫萧何、叫曹参、叫王陵。

这三位汉初名臣,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爱用老实人。

甚至曹参为了推行他的政治理念,故意成天酗酒,不理政务,将大权下放,让地方自治,无为而治。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刘彻至今所见到从那个时期走过来的大臣、名人,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不可避免的有着相同的特征。

“长者年齿几何啊?”虽然早已知道王政的岁数,但刘彻还是装模作样,一脸真诚的问道。

“回禀陛下,老臣年已六十有三!”王政叩首答道。

刘彻连忙让王道扶着他,不让他再这么跪拜下去。

这老者身体很不好,万一要是在叩拜过程中出了事情,那就惨了!

“长者是秦末出生啊……”刘彻感慨了一声,对左右大臣道:“想当初,高皇帝兴义师,除暴政,扫群雄,打下这汉家江山,才有了今日的太平时光啊,朕见长者,就不由得的回想起了当初那些追随高皇帝打天下的元老勋臣,功臣列侯,可惜,朕年少,未能识诸臣之相!”

“陛下思慕祖宗之功,至孝也!”周围的马屁精立刻就拍马称赞。

刘彻却挥挥手,制止了这群马屁精的拍马,将少府令岑迈叫过来,命令道:“岑卿,朕思慕太祖功臣,惜哉当世元老凋零,所存于世者,不过故安候申屠嘉,北平侯张苍等寥寥数人,朕以为,若不趁着这些元老勋臣在世,还有人可以佐证、可以记录、可以垂询,待其故去,恐后世子孙,再不识先祖之功,不明祖宗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之难!”

“朕命汝为凌烟阁大使,持节征询天下元老功臣,故旧部曲,为高皇帝一百零八列侯,做传,著于竹帛,明于天下,再诏能干巧匠,为高皇帝功臣,于上林苑中择址,勒石刻像,使功臣之名,永垂青史,功臣之貌,永存人世!”

岑迈一听,大喜特喜,立刻就跪下来拜道:“陛下思慕祖宗之功,下诏列书作传,颂扬功臣,明忠贞上下尊卑,臣迈愚钝,不明所以,愿以此渺渺之身,为陛下肝脑涂地,鞠躬尽瘁,誓起凌烟阁!”

虽然岑迈很清楚,他要是去做那个所谓的“凌烟阁大使”,肯定就要卸任少府之职。

但是……这凌烟阁大使……

这可是天大的肥差,最好的镀金之旅!

毫不夸张的说,干完这一票,那他岑迈,就等于拥有了一张通向三公的通行证了!

这还不止!

为功臣修书作传,勒石刻像。

这要得到多少列侯,世代富贵的贵人的人情啊。

这事情办完,不出意料,他岑迈及其家族后代,都要受益无穷!

只是,唯一的问题是……

岑迈抬起头,看向刘彻,迟疑片刻后,问道:“陛下,臣迈昧死以奏:高祖功臣中,淮阴、梁王彭越,燕王卢绾,如何处置,臣愚钝,不明所以,又诸吕乱贼,何以自处?臣以不明,敢请陛下明示!”

这可是很要紧的事情!

老刘家虽然不玩文字狱,但是,这些敏感的事情,也没人敢触动。

刘彻也是迟疑了一会。

感觉这些事情确实很棘手。

要论功,这些人一个都绕不过去,需要给出一个说法来。

淮阴侯韩信,战功卓著,说句不夸张的话,汉室建立的过程中,若无韩信,可能会非常艰难。

梁王彭越就更悲剧了。

这位秦末群雄中的巨头,本来就是割据一方的人物。

楚汉双方都要拉拢他,但他最终选择上了刘邦的贼船,上了船,再想下就难了。

而且,刘邦杀彭越,至今仍然为人诰病,毕竟,彭越当时并没有想造反。

刘邦杀彭越的理由是“反形已具”。

但到底反形在那里?刘邦就扯东扯西,简直与后世米帝推翻萨达姆,号称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借口有的一拼。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初刘邦本来已经逮住彭越,经过了廷尉审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彭越并无任何谋反的意思与动作!

本来,彭越都已经被刘邦释放了。

但是吕后在中间插了一手,劝告刘邦:彭越是英雄,既然已经得罪了,索性杀了吧。

于是,彭越就悲剧了……

这个事情,不管是石渠阁里的太祖起居录,还是史家记载,民间故事,都有传说。

假如说彭越什么的,还可以打个马虎眼的话。

那么,诸吕,就是没法子打马虎眼,混过去了。

不要以为诸吕外戚都是草包,都是废物!

那是汉室长久以来的宣传给人留下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