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盐铁官营(一)(第3/4页)

当然,少府还是需要安抚的。

于是,刘彻就将五铢钱的铸造任务全部交托给少府去负责,连同原本一直控制在刘彻手里的那几个五铢钱的铸造作坊以及墨家改进后的新式铸钱铁范,全部移交给少府。

墨苑去年最大的成绩,就是在土化肥之外,将汉室铸钱所用的泥范,改成了铁范。

与泥范相比,铁范铸钱更快,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铁范不同于泥范,使用寿命低的令人发指,一个铁范,能铸造数万钱,而一个泥范最多只能铸造几百钱。

这其中的效率与差距,是可想而知的。

岑迈得到了铸造五铢钱的全部权力和授权后,自然欢天喜地的高呼万岁。

对少府来说,铸钱就是它的生命,没有之一!

之前五铢钱一直被天子捏在手里,已经让少府上下心惊肉跳了。

这次能拿回五铢钱的铸造权,对少府来说,就是最大的定心丸!

送走岑迈后,刘彻就让王道去传召丞相周亚夫与御史大夫晁错入宫议事。

议题当然就是怎么花钱了。

朝鲜现在已经拿下,辽东大地基本上已经可以安心种田了,不虞再有什么外来威胁。

那么移民辽东、辽西,就要提上日程了。

具体怎么移民,怎么安置移民,怎么分配土地种子和农具,这些都是庙算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身为天子,刘彻只需要定下基调,发下钱粮,自有大臣为他办妥。

对汉室的行政能力和动员能力,刘彻还是信得过的!

前世历史上,小猪先筑沧海郡,后起交趾郡,最后修了朔方郡和轮台城,前后移民几近百万,甚至,就连云南那边,小猪都派去了数万移民。

在这过程中,小猪吊打了匈奴,轮了朝鲜和三越。

依然屁事没有!

元光至元鼎年间的汉室强大无比,几乎能在东亚横着走。

要不是小猪脑袋被驴踢了,元狩年以后沉迷于修仙问道,大把大把的撒钱,还大修宫室阁楼,大兴土木,恐怕汉室财政未必会被这些战争和移民拖垮。

即使如此,元封以后,小猪依然吊打了大宛,取走了大宛王的脑袋回家做纪念,灭了西域数国,与匈奴多次交战。

从这些事实上,刘彻看出了,在汉室现行的军国主义政体下隐藏的强大动员能力和组织能力。

当然,在古代中国,任何移民政策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财政体系来支撑。

现在,少府的积蓄就只剩下八十万万钱。

这些钱固然越早花掉越好。

但相应的,刘彻也要找一条新的财源才行。

不然,搞到最后,府库穷得都能跑耗子,他这个皇帝也就要被人架空当成傀儡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普通人需要钱,地主官僚需要钱,就是皇帝也一定要有钱!

没钱的皇帝有多惨,刘彻可是清清楚楚。

旁的不说,崇祯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而当今天下,什么东西来钱最快?

答案是盐铁。

再也没有比盐铁利润更高的买卖了!

当然,要是欧罗巴的罗马人愿意每年吃进一百万匹丝绸,那又是另当别论。

可惜,这个时代,陆上丝绸之路坎坷无比,而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更是连影子都没有。

航海能力最强的南越国舰队,最远到达的地方,还是后世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一带。

现在能通过各种渠道抵达欧罗巴的丝绸,刘彻觉得一年可能连一百匹都不到……

物以稀为贵,这才造就了古罗马历史上丝绸的天价。

所以,盐铁这种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必须的生活消耗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刘彻眼中最大的新财源。

只是,盐铁官营的话,刘彻就必须得到周亚夫的绝对支持,还要说服东宫两位太后,说服满朝文武。

这些任务一个比一个难!

因为,汉室现行的政策是黄老清静无为,秉政的黄老派,讲究的是民不犯法而官不究,简而易之,就是老百姓只要不触犯律法,别说宅在家里铸钱、煮盐了,就是搞出火炮对准山头来一发,他们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反应在经济活动中,就变成了商贾大兴,豪商遍地。

从关中到吴楚,从齐鲁至燕赵,几乎没有什么地方没有大商人,也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商人们不敢贩卖的。

刘彻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前年河东的粮仓案,有二十万石存粮落到了齐国大商人刀间手里,鬼知道这个刀间还在其他什么地方买了仓储粮,转手卖给了刘濞什么的。

而且,刘濞手底下那么多军队的甲胄刀枪乃至于属于重点管制武器的弩机、重甲是从哪里来的?

吴国不过三郡之地,也不是什么产铁地区,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铁制武器?

反正关津制度驰废以后,天知道那些商人的马车和舟船上运的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