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博弈(二)(第2/3页)

之后数百年,儒家换下来的皮,可绕地球一圈!

从孔子,到子夏,再到孟子,再到之后的荀子甚至荀子的弟子李斯。

儒家其实是一个一直在不断屈就统治者的学派。

时至如今,儒家更是分成了无数个思想近乎南辕北辙的派系。

譬如公羊派和谷梁派的思想理论,简直就是水与火的区别!

是以,在诸子百家中,其实,儒家是最有活力也最有未来,最有前途的学派。

因为,他们可以三百六十度,随心所欲,调整自己的理论来适应统治者的需求的学派。

从这个方面来说,儒家,其实是一个现实主义学派,讲究的是拿来主义,什么东西,能帮助他发展壮大,他就不会介意将之吸纳。

于是,大家伙们刷刷刷的拿起笔墨,在竹简上挥洒了起来。

能直接呈递给天子看的文字,可是值得每个人都去拼命的!

约莫一个时辰后,最后一个人放下了手中的笔墨,然后,大家排着队,拿着自己的答案,恭敬的呈递到一个人的面前,口称:“学生某某,请大人斧正一二!”

此人,姓赵名绾,乃是申公的弟子。

最重要的是,他还是先帝时礼聘的未央宫讲师之一。

算得上是当今天子的老师,也是在场众人中,应该最了解今上性子的人。

当然,也有人拿着自己的文章,拿去给颜异看,请其参谋。

只是,赵绾这边,人更多,大家的期望值也更高。

毕竟,给天子当过老师,教导过天子读书识字,而且出身名门大家的赵绾,无疑比颜异这个黄毛小子更值得信赖。

但赵绾却是有些心不在焉,也有些不耐烦。

这次风波,他所在的鲁儒派,简直被人打成了猪脑子。

外人指责也就罢了,就连儒家内部,居然也排斥鲁儒一系!

他的师弟王臧,本来也有资格参加这个会议,结果,这些连通知都不给!

倘若他不是教导过天子,恐怕,也没有与会的资格了。

只是,心里虽然不爽,但,赵绾还是知道轻重的。

这个难关,是需要整个儒家一同去面对的。

所以,他也就耐着性子,强忍着不发作,反而露出笑脸,一个个的翻看。

但这不看还好,一看,赵绾就肺都快给气炸了!

天子的问题,是关于秦王子婴的,距今也不过六十来年,许多的资料和传闻,都是现成的,而且,当世还有着从那个时期活下来的老人。

只是,具体到答案上,那就是八仙过海了。

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答案都出来了。

这让赵绾看的五脏六腑都要起火了。

鲁儒是最坚定的原教旨主义者,也是井田制和崇古派的大本营。

在鲁儒看来,周制才是最完美的制度。

可其他儒家派系的看法,却是各种各样了。

甚至有的,完全背离了孔夫子的理论。

“乱弹琴!”赵绾的情绪,终于被一个孟子的徒子徒孙写的文章给气炸了。

“君臣父子,上下尊卑还要不要了?”赵绾拿着那份竹简,这些日子以来的憋屈和气愤,终于被这个竹简上的文字给点燃了,然后就是大爆发:“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什么民贵君轻,无稽之谈!”

或许后世一提起儒家,孔孟向来不分家。

但在如今,孟子一系与孔子一系的儒家,却是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且,孟子的思想跟墨家的思想一样,是被主流排斥的,大抵属于一种小众的冷门。

汉室朝廷虽然承认孟子的先贤的地位,今上还曾经下诏准许给孟子立祀。

但至今,有关孟子的著作,依然没有被正式承认为经书。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曾经给天下的学问排了一个名次。

《诗》《书》《孝经》《道德经》这些是属于最顶级的学问,给予经学博士的待遇。

而《孟子》则是传记博士,属于不入流。

刘氏的天子,也看不上孟子的学问,贵族们更是视之为洪水猛兽,甚至比起墨家的那套更为防范。

毕竟,民贵君轻,这种大逆不道的言论,岂能推崇?

老实说,没把孟子和他的徒子徒孙们杀光,所有有关孟子的文字全部毁灭,刘氏天子,已经很宽容了。

而在儒家内部,因为一些夙怨,鲁儒一系向来就敌视孟子。

因为,绝大多数的鲁儒,都是地主、富商和官僚。

想要他们承认,人民凌驾于自己的脑袋之上,那还不如拿把刀子杀了他们!

但,在意识形态方面,不会有人认输,也不会有人屈服。

更何况是面对宿敌?

那个孟子的传人,毫不畏惧的直面赵绾的怒火,平静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吾本以为赵君曾为天子师,天子曾说过:杀朕子民,如伤朕臂膀,这样的话,想来赵君当不同于其他鲁儒,想不到……”